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3分)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国联军发行的宣传进攻中国的政治明信片

              材料二

              材料三

              (1)近代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灾难。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古老的北京城,请给材料一中的明信片拟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3分)

              (2)近代北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上述材料都是发生在北京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请说明相关的历史事件并阐述其历史意义。(4分)

              (3)北京也见证中国外交舞台的纵横捭阖,风起云涌。材料三就是发生在北京的重要外交事件,图5引发了中国的全面抗战,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图5至图6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日关系的变迁,依据材料说明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 2.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一个个大国凭借各种有利因素,迅速崛起,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的崛起就曾经震撼全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战斗,1781年,美国终于打败了英国殖民军队。两年后,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但是,年轻的国家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材料二  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的颁布与实施,对美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9世纪中期,美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完成了工业革命,美国成为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德国等国蓬勃展开。在这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终于成为了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独立的标志是什么?这个文件有何重大意义?材料一中,“严峻的形势”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美国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

              (3)材料三显示,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迅速腾飞。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有哪些重大发明?

              (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时晚清中国有何影响?

               

            • 3.

              (22分)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

                  日本对于三国干涉还辽,强迫它交出已到手的赃物,引为奇耻大辱,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4年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

              ――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材料二 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搬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太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                      ――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

              材料三 朝鲜半岛自分裂以来,民族饱尝对抗分裂之苦。“相约千年”的朝鲜和韩国首次首脑会晤,(2000年)6月15日在平壤落幕。双方在共商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的大计上初结硕果,签署了《共同宣言》。北南首脑会晤的这一成果,利及北南、东北亚和亚太的和平与稳定。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的宗旨。……中国早就向世界庄严宣告,不论现在还是将来,  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胡锦涛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 (2004年1月27日)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日本利用什么机会出兵

              朝鲜;(1分)   说明甲午战争后日俄矛盾日趋尖锐以致引发战争的原因;(1分)

              分别归纳这两次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导致朝鲜半岛出现分裂的直接

              原因;(2分)归纳这次首脑会晤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并指出其重要意义。(4分)

               

              (3)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四,回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6分)

               

              (4)试举两例说明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作的贡献。(2分)

               

            • 4.
              【题文】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阅读下列照片,回答相关问题(13分)

              请回答:
              (1)图①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
              (2)图②的发言是在哪次会议上?(1分)指出图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2分)简要说明此次会议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2分)
              (3)图③乔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1分)图④所反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4)以上照片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2分)有何感想?(1分)
            • 5.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陆各军,并治理地方大吏,全归俄国……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
              材料2 (俄国政府)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期内……一切权利及所让与者,转移与日本政府……
              ——日俄《朴茨茅斯条约》(1905年9月)
              材料3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苏美英《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
              注: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协定,确认了《雅尔塔协定》有关旅顺、大连问题的内容。
              材料4 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
              ——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大连的协定》(1950年2月)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1)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简述旅顺、大连的主权受到损害和得到恢复的基本过程。
              (2)上述过程说明中国在清末、抗日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对比材料1和材料4,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差异。
              (4)根据材料2和材料3,说明各大国在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持何种态度,实际上采取了什么做法?
            • 6.
              【题文】阅读下面两幅图:


              请回答:   
              (1)概括说明列强侵华的特征。
              (2)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角度综合分析列强侵略此范围的原因。
              (3)我们从中得出哪些启示?
            • 7.
              【题文】材料1 (德皇威廉二世谕外交大臣布洛夫电报)“我已电告沙皇:‘华人攻击山东德国教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我相信根据我们彼得霍甫谈话,你必定赞成我派德舰队到胶州,因为它是惟一能作为对暴徒采取行动的基地,……’沙皇立刻答复如下:‘……我既不能赞成,也不能不赞成……’。”
              ——《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择》
              材料2 (德国驻俄大使拉度林给德首相阿伦洛熙电报):“……它现在只能对陛下政府表示感激,因为有了胶州湾的占领才使旅顺口、大连湾的迅速占领成为可能,否则在这方面就难于找到一个口实……这对俄国的东亚政策是绝对必要的。”
              ——《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择》
              材料3 今议定中国政府将山东省之威海卫及附近之海面租与英国政府,以为英国在华北得有水师合宜之处,并为能保护英商在北洋之贸易,租期应按照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所租之地,专归英国管辖。此外……附近沿海地方,均可择地建筑炮台、驻扎兵丁,可另设应行防护办法;又在该界内均可以公平价值择用地段,凿井开泉、修筑道路、建设医院,以期使用。
              ——《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
              请回答:
              (1)“华人攻击德国教会”是指什么事件?德国对此事件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如何?
              (2)结合材料1、材料2,分析俄德在亚洲的关系与在欧洲的关系相比有何不同?德国在山东的行动对俄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3分析,英国从租借地得到了哪些权益?有何影响?
            • 8.
              【题文】《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在香港发表,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请回答:
              (1)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这幅漫画的?
              (2)有人为此画题诗日:“沈沈(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首诗反映了什么?
              (3)面对《时局图》反映的时局,19世纪晚期中国兴起了哪两大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 9.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1898年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援军在鸭绿江的大东沟登 陆;1 7日上午返航时,突然发现敌舰,丁汝昌当即下令迎敌,各舰响起了战斗的警报。 当时我方有镇远、定远两铁甲舰,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平远、超远、扬威、广丙、广甲十兵轮,镇中、镇南两炮船,另有鱼雷艇四艘,计有大小舰船18艘,共31 000 吨。敌方有吉野、严岛、松岛、桥立、扶桑、千代田、秋津州、高千穗、浪速、赤诚、比睿、西京丸等战舰1 2艘,共38 000吨。北洋舰只轮机旧,航速慢,但有两舰吨位比较大,火力强,装甲厚;日本舰只式样新,航速快,但最大的舰只却只有4 000吨。双方舰队装备虽各有优点,但总的来说是敌强我弱。
              ——章开沅、陈辉《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上文,是中国还是日本的装备较为优胜?
              (2)假设你是当时中国的将领,你会采用什么战略应战?
              (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你认为与战舰质量是否有关系?还有其他原因吗?试加以说明。
            • 10.
              【题文】(1)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大屠杀是什么大屠杀?你对这一事件有何评论?
              (2)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如何?签订了什么条约?
              (3)结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签订的条约内容,说明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危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