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该条约是(  )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 2. 法国曾拟定了一份对华条约备忘录,其中记载:惩罚主要罪犯,罪犯应由各国驻北京使节指定;在北京建立一支永久性的使馆卫队…….据此判断,该备忘录提出于(  )
              A.1840-1850年
              B.1860-1870年
              C.1880-1890年
              D.1900-1910年
            • 3. 1900年光绪在信中写道:中国近因民教相仇,各国疑朝廷袒民嫉教,遂有攻占大沽炮台之事。攻占大沽炮台之事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4. “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一纸卖身契”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5. 国际关系研究专家王建朗在评价某一条约的影响时说:“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这一条约应该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 6. (2015春•肇庆期末)图中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  )
              A.“弱者”最终灭亡
              B.“弱者”被肢解瓜分
              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
              D.“弱者”成为木偶
            • 7. 图为刊登在《巴黎人》杂志上的一张名为“向北京进军”的法军海报,印证了1900年法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次侵略战争(  )
              A.将战火从江南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B.导致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逼迫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
            • 8. 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近代西方列强“群狼”式侵略和瓜分中国的典型事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关于该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②列强侵略方式开始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 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9.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清政府设总理衙门
            • 10. 1900年7月,八国联军组成“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俗称都统衙门,负责管理天津城厢事务。如图款项是该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这批款项可能是用于履行下列哪一条约的?(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