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的剧目题材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与该时期历史特点对应的标语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C.“坚决拥护共产党八路军”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2. 纪念章中存留着回忆。如图所示纪念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准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 3.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世界市场形成-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
              C.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浦东
              D.苏联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1929-1946年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 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 年至1928 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6. 1924至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这一阶段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包括(  )
              A.第一次国共合作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C.八一南昌起义
              D.北伐战争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荀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指差异性).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
              (1)材料一中,荀子以“义”而“群分”的主张属于哪派思想?他提出“群分”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群众”一词在1919年以前,使用很少。1925年,“群众”的使用次数达到最高峰,常用作“工农群众”、“劳动群众”等。1937年,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群众》周刊。
              (2)据材料二,1919-1925年,哪些历史事件促使“群众”一词日益流行?
              材料三  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的一个公众平台。QQ群的理念是群聚精彩,共享盛世。
              (3)材料三中“群聊”时代到来的条件有哪些? 你认为“群聊”的交往方式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
              --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影响及其失败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分别影响中国命运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国共两党为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
            • 9.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 10. 1921年,陈炯明在《建设方略》中阐述自己的政治见解:“近世以来,国家与人民之关系愈密,则政事愈繁,……若事事受成于中央,与中央愈近,则与人民愈远,不但使人民永处于被动之地位,民治未由养成,中央即有为人民谋幸福之诚意,亦未由实现也”。下列推断最为合理的是(  )
              A.陈是封建军阀割据势力的代表
              B.中央集权受到强烈冲击
              C.陈坚决拥护孙中山的北伐主张
              D.广东政局完全被外国势力所操纵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