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 2.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 3.

              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于

              A.中国同盟会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国民党一大
            • 4.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沃纳姆著《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当凡尔赛大肆屠杀革命人士的时候,公社寓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对市内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坚决措施。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学说的作者,并概括材料一中“阶级斗争”学说发表的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及失败的原因。(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6分

               

            • 5.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9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09谱写了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应该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振兴
            • 6.

              (12分) 上海,今日中国经济中心,世界大都市之一,有着不平凡的历史。她的近代历史是近代中国屈辱与抗争的缩影。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她像西太平洋海岸的一颗明珠,具有“东方明珠”之美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1.上海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城市。请列举近代史上上海遭受列强侵略的史实两例。(2分)

              2.上海又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列举20世纪20年代初在上海成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名称及其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主要内容。(3分)

              3.上海是新中国重要的外交舞台。有人说,中美关系新的一页是在上海揭开的。这个说法的依据是什么?(2分)

              4.1996年4月,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在上海建立“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6月,该机制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这一组织反映了怎样的一种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模式?该组织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何重要意义?(5分)

               

            • 7.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 8.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9.

              对下面烟标上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无误的一项是

               

               

              A.“孔府”指仁政思想创始人孔子后裔的府第
              B.唐太宗称孔子为“宣父”“亚圣”
              C.“圣人之家”所在地在春秋末期属于鲁国
              D.孔子思想几千年一直是主流思想
            • 10.

              历史纪年方法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②康熙是爱新觉罗•玄烨的谥号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农历己丑年

                  ④民国1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实现了合作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