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
              A.“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B.“国民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C.“共赴国难”
              D.“将革命进行到底”
            • 2. 1926年,国民党二大通过的《工人运动决议案》指出:“受压迫最深、革命性最强之工人群众,一方面宜加以深切的援助,使其本身力量与组织日臻强大;一方面须用种种方法取得其同情,与之发生密切的关系。使本党在工人群众中树立伟大的革命基础。”材料表明当时国民党(  )
              A.继续执行三大政策
              B.独立领导工人运动
              C.极力破坏国共合作
              D.关心农民工人生计
            • 3. 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使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革命的火焰”的是(  )
              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4. 近代中国某理论被史学家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民生、计划的社会、福利经济,以及反对外国的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情感全部掺杂在一起。”下列口号与此对应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排满兴汉光复河山”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5. 图是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的一首歌曲。它最早流行于(  )
              A.1924~1927年
              B.1927-1937年
              C.1937~1945年
              D.1945-1949年
            • 6. 如表是《新青年》杂志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表中“革命”一词出现频率发生急剧变化的原因是(  )
              起止时间1915-1918年1919-1922年1923-1926年
              文章篇数770631128
              “革命”一词出现频率0.78%2.45%25.14%
              A.五四运动的影响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D.土地革命的进行
            • 7. 1927年7月24日,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宋庆龄所指的人是(  )
              A.蒋介石、陈独秀
              B.汪精卫、陈独秀
              C.蒋介石、汪精卫
              D.蒋介石、董必武
            • 8. 如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图。下列口号与该图内容相吻合的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打土豪,分田地
              D.要想攘外,必先安内
            • 9. 下列是近现代历史上出现的一些政治宣传标语,与如图所反映的事件相对应的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10.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怅;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与该誓词相关的历史事件(  )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B.动摇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C.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迫使袁世凯取消了帝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