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与此相对,日本不再是国际政治中的大国了,并且要在美国的占领和指导下重建经济。虽然老牌的欧洲殖民列强--英国、法国和荷兰--在战争中获胜,但昔日的威望却大大降低,因为这些国家在战时被日本赶出了在亚洲的殖民地,始于16世纪的欧洲在亚洲之殖民主义的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另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在打败日本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崛起为最强大的太平洋国家。这一转折预示着亚洲国际关系发展中一个全新篇章的开始。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株式会社扶桑社(市版本)对中日战争起因的描述:
              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和迫害日本学童的事件。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事件描述
              中日战争“九一八”事变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动和迫害日本学童的事件。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1)根据材料一,分析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对亚洲国际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日本教科书中关于中日战争起因的记述,谈谈你对中日战争责任问题的看法。
            • 2.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独力抗战,抗击了在中国本土的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此外还有20万到70万的驻东北关东军。在1945年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钉在了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向苏联提供了4.5亿美元的矿石,向美国提供了价值7.48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钨等矿产品,向英国提供了价值1.48亿英镑的农、矿产品,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材料四 现代化的发展自有其内在的规律,但在战争状态下,现代化的走向便不可能完全按照通常的经济规律运行。由于中国大部分在战前较为发达的地区多处于日军的占领之下,被纳入了日本占领当局“以战养战”的战时轨道。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怎样的贡献?这与材料一之间构成了什么关系?
              (3)材料四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的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