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我们为志士的,总要择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我们中国,最优等的人格来待我们四万万同胞。
              ——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1905年8月13日)
              材料三 持中国近代之文明以比欧美,在物质方面不逮固甚远,其在心性方面,虽不如彼者亦多,而能与彼颉颃者正不少,即胜彼者亦间有之。彼于中国文明一概抹杀者,殆未之思耳。且中国之心性理想无非古人所模铸,欲图进步改良,亦须从远祖之心性理想,究其源流,考其利病,始知补偏救弊之方。  
              ——《建国方咯·孙文学说》(1917年—1919年)
              材料四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所认为的“欧洲富强之本”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后来的实践中是如何用“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中国”的?(6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是如何看待中西近代文明的?依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 2.
              孙中山遗嘱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孙中山一生的奋斗中,最典型地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三大政策D.北上宣言
            • 3.
              “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智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 4.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起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②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指导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制定   ④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 5.
              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位伟人思想的相同点不包括
              A.发展了马克思主义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C.引起中国社会的变革D.对农村土地问题给予了关注
            • 6.
              探究活动课上,老师拿出了一张卡片让几位同学分析。小王说:这是1905年提出来的三民主义;小李说:说这话的时候孙中山的思想已经明显转变;小孙说:以此为基础,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小刘说:这话不会是1905年说的,应该是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时提出来的。老师肯定了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这位同学是
              A.小王B.小李C.小孙D.小刘
            • 7.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    )
              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实业救国思想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三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改造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分)
              (3)为了实现材料三所述的“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有哪些?(4分)
              (4)从孙中山的上述讲话中,你能感受到他的哪些革命精神?(2分)
            • 9.
              孙中山思想发生转变,提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不包括
              A.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不断失败
              B.认识到清政府本来面目,突出反对清王朝统治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 10.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其核心内容是(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国共合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