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蒋介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国自清季以来,到了去年正是百周年。我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十年的革命流血,五年半的抗战牺牲,乃使不平等条约百周年的沉痛历史改变为不平等条约撤废的光荣记录。”对这次讲话的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蒋介石这次讲话发表于民国三十一年
              B.“百周年”前所签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C.“光荣记录”指的是废除英美等国在华治外法权
              D.“光荣记录”反映了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
            • 2.
              据1938年4月9日英国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天津至江苏南京的浦口)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的战役(  )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极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3.
              2005年9月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进行了回顾与评价。胡锦涛指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忻口位于 (  )
              A.平津B.山西C.河南D.江苏
            • 4.
              颂扬淞沪会战的歌曲《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词所反映的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②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③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④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 5.
              1937年8月20日,蒋介石签令颁发国军作战指导计划,其“方略”第二条为“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各战区应本此主旨,酌定攻守计划,以完成其任务”。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依然延续了此前对日妥协的做法B.国民政府军事安排重心仍在剿共
              C.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畏敌恐战心态D.依据中日力量对比做出的合理决策
            • 6.
              2010年2月2日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萧功秦做客凤凰网历史综合频道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日本侵略军面对的仍然是北伐战争以前的那个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中国,中国将会是什么一种局势?”他提出这个问题的意图是(   )
              A.强调国家统一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进行
              B.指出北伐战争结束了中国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局面
              C.说明日本全面侵略中国选择的时机不对
              D.对当时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
            • 7.
              中共处理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分别采取了和平解决和坚决回击的策略方针,这两种不同策略方针的相同作用是              
              A.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加强了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
              C.有利于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D.挫败了国民党亲日派的阴谋
            • 8.
              电视剧《亮剑》成功地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下图是该剧中人物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相同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 9.
              1941年中共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新中国的雏形”的产生是因为抗日战争
              A.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 10.
              图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当事人珍藏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佐证

              ①八路军的抗战事迹                  ②当事人参加的是淞沪会战  
              ③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④战士们浴血拼杀的英勇精神
              A.①②B.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