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位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了一份实物资料。这是一本曾放在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上的台历,上面写着“中华民国卅八年4月23日星期六农历已丑年三月”。这说明这位同学正在研究的是

              A.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B.日军占领南京制造惨案
              C.抗日战争胜利,南京解放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 2.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C.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3.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里的“三个战役”是指:(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进攻等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战役
              C.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D.渡江等战役
            • 4.

              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北平和谈
              B.西安事变
              C.国共合作
              D.重庆谈判
            • 5.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部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 6.

              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西安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北平和谈
            • 7.

              斯诺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

              A.西安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
            • 8.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B.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C.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作战打响
              D.南京解放,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 9.

              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 10.

              (12分)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诗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1)诗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4分)

              诗二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 井冈山》(1928 秋)

              (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2分)

              诗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 长征》

              (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2分)

               诗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4)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