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点是

              [     ]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与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相比,曾国藩的思想出现了具有新内容的变化,在伦理政治观念上由原来对内维护三纲五常、对外保持天朝至尊,转变为对内维护三纲五常、对外讲究“忠信笃敬”、“守定和约”。同时,他更重视引进西方技术的活动,认为是“救时之第一要务”“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王少普《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性质和作用》


              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1922年《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基本思想主张的显著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梁启超归纳的第二期有何史实依据?“新时期”又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与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相比,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知识界关注的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用另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

              A.天赋人权            
              B.君民共主        
              C.主权在民         
              D.民贵君轻
            • 4. 孙中山与康、梁民主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①要建立的具体政治体制不同 ②关于“民权”的广度和深度不同 
              ③实现政治目标的途径不同 ④思想来源不同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5. 孙中山将西方的“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分立”的政治设想,借鉴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

              [     ]


              A.中枢机构分权制度
              B.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
              C.官吏考核和任免制度
              D.内外朝分立制约制度
            • 6. 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 
              [     ]

              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B.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长,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C.《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D.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 7.
              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绝对肯定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深入研究并传播马克思主义
              C.传播了资产阶级天赋人权思想
              D.较为彻底地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 8. 最近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主题二 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主题三 西学东渐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人对西学一直存在争论。以下是其中的四种观点。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乙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丙 认为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己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丁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请回答:
              (3)指出材料中甲、乙、丙、丁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得到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经历了数千年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①“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材料二: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矣。”②“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属于哪个学派的观点?根据材料,解释“和谐社会”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分别属于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代表人物有哪些?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