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A.政治的民主化B.经济的工业化
              C.救亡图存D.思想的自由化
            • 2.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
              材料三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指清王朝)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影响?(3分)
              (2)据材料二,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变法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最大阻力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5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3分)
            • 3.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是
              A.师夷-器物-制度-思想B.器物-师夷-思想-制度
              C.师夷-器物-思想-制度D.器物-制度-师夷-思想
            • 4.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学东渐这个名目随民国四年(1915)上海商务印书馆将容闳的英文回忆录的中文节译本,该题《西学东渐记》,开始流行。但在晚明,“西学”已是特称判断,指西教即基督教以外的欧洲科学工艺各科学问。其实中国与欧洲的文明互动,在物质层面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典时代,在精神层面至迟已于北朝隋唐出现。……世界文明从来是互动的。既有西学东渐当然也有东学西渐。”
              ——朱维铮《再读近代史》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收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基于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影响。(10分)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阅读下表:
              人物
              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人物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梁启超
              号称“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林则徐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硝烟”

              李鸿章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魏源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李大钊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陈独秀
              《新青年》的创办者

              曾国藩
              创建了“湘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A、B、C、D、四类。(4分)
              (2)概述这四类人物所代表的派别对学习西方的态度主张。(4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2分)
            • 6.
              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和西学东渐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二者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二者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C.中国的近代化在时间上早于西学东渐
              D.二者都包含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向的内容
            • 7.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属于近代中国那一派别的观点?(2分)
              (2)材料二的观点属于那一派别?为实现其变官制的理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2分)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
            • 8.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 9.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学“制”、学“思想”的三个阶段。作为这三个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者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有史学家认为,在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经过了“睁眼看世界”、“走出国门看世界”和“仿洋改制看世界”三个历程。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两者的相同之处?材料二的思想实践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其思想内容进步之处在哪里?材料三的认识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是什么?(5分)
              (3)据材料四,这三个历程分别是指什么?其对中国历史的进程有何影响。(5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