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0·长春模拟)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                          (  )

              A.非法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 2.

               (2010·大连模拟)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抺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 3.

               (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  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请回答:

              (1)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叙述正确吗?为什么?(6分)

              (2)说明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产生了一个新中国?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因素?(8分)

               

               

               

               

            • 4.

               “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型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判断是不能

              出现的”。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是

              A.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史学研究即是料学
            • 5.

               (2010海南卷,1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

               (2010海南卷,13)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棉布

               

            • 7.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 8.

               一份对外“和约”(第5分册)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问题:(25分)

              (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4分)

              (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6分)

              (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15分)

               

               

               

            • 9.

               (2007上海历史)1862年,清政府遇上一桩棘手的案子:丹麦的商船被普鲁士公使乘坐的军舰扣留于大沽,丹麦商人只好请求总理衙门主持公道。如果你是总理衙门的官员,可据以断案的是

               A.《战争开始公约》    B.《非战公约》

               C.《战争与和平法》    D.《日内瓦公约》

               

               

            • 10.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
              B.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
              C.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本阶级
              D.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