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所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
              A.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 2. 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图中瑞蚨祥销售额日趋下降的原因不包括

              A.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掠夺
              B.英美等外国资本对中国的侵略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自然经济解体,手工业破产
            • 3. “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鸦片卖至中国。”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    )
              A.17世纪前期      
              B.18世纪前期    
              C.19世纪前期     
              D.20世纪前期
            • 4. 我们认为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依据主要是:(   )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洋务运动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5. 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D.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 6. 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0%;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发展迅速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 7. “直到……1820年,中国的总产出(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出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确切的是
              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D.该统计数据是外国人所做,所以不可信
            • 8. 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被视为“国策”,洋务运动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发展工业。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学堂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 9.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呈现的新现象有:①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②中国开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③外商企业出现 ④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0. 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冲击下,我国自然经济的瓦解首先表现在
              A.“织”与“耕”分离,自给自足状况被打破
              B.丝绸和茶叶大量出口,自然经济逐步转向商品化
              C.一些手工业者破产、沦为过剩的劳动力
              D.家庭棉纺织者的“纺”与“织”分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