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 2. 某生根据《中、英两国制造业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图表信息得出的下列分析 ,不正确的是(  )
              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
              中国32.829.819.76.2
              英国1.99.519.918.5
              A.中国手工业生产曾经世界领先
              B.19世纪后期中国制造业发展艰难
              C.工业革命促使英 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英国制成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 3. 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           单位:1000海关两
              年代各种机器和工具(A)农机具(B)B/A(%)
              1912-1916159561180.74
              1917-1921392697982.03
              1922-1926430743900.91
              1927-1931551929981.81
              A.国民政府的倡导
              B.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C.在“爱用国货”思想的影响下,农民自觉抵制进口农机具
              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壮大,抵制了农机具的进口数量
            • 4.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
              ②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③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④中国出现了新式的洋行、工厂和船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 如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该表格说明了(  )            
              职业白耕农和地主佃农手工工场主和雇工商人
              占总人口比重24%36%30%10%
              A.手工业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经济形态
              B.官营手工业退居次要地位
              C.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D.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近代全球化;第二阶段是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为什么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在全球化的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全球化”也是推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外在力量。结合1840——1919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说事“全球化”是如何推动中国社会实现“转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20世纪中,由于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巨人和超级大国的出现,全球化又获得了额外的巨大提高。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经济就已十分强大了,只是经济保护主义和相互孤立限制了它充当全球角色。二战后,由于其工业未受到任何损失,经济变得更为强大,从此以后,美国便担当了管理世界资本主义的重任,包括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充当核心角色。美国十分大度地保持自己对进口的开放……允许技术自由转让,通过马歇尔资助计划,美国向欧洲提供了巨额贷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当然,它在向各国提供贷款的同时,也为美国本土的一些跨国公司进入新的市场提供了机会。
              ——(英国)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

              (3)依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评价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15世纪以来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美洲人种的分布

              (1)材料一中美洲人种的构成有何变化?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868年,买办出身的徐润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宝源祥茶栈,对上海及其周围广大地区的茶叶贸易进行控制,源源不断地向各国洋行提供合适的出口货源,谋取高额利润,有人称徐润为“近代中国的茶王”。
              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从福州出发的茶船数量从同治十年(1871年)的3艘增至同治十一年的34艘。至1886年,中国茶叶输出量达268万担,创茶叶出口的历史最高纪录。
              ——摘自《新华网》

              (2)据材料二简析近代中国茶叶出口量剧增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促进世界联系加强的科技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信息,概括近代世界联系加强的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中国经济融人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地名)——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000担,价值白银24万两,利润达36万两……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中的“丝、银贸易”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什么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松江)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
              ——《华亭县志·风俗》

              材料三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包世臣《安昊四种》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经济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进口的奔驰更加便宜,沃尔玛的商品更加丰富……但也并非都是赢家,农产品进口关税减低,许多农民的生计变得艰难……
              (3)为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中国进行了怎样的努力?据材料四,概括人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行”或“行会”始见于唐、宋代以后,随着民营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行会有了比较广泛的发展。宋代,各行业都有行的组织,而“行”的众多也必然导致同行业组织——行会较多。但作为民营手工业经济组织形式其发展不快,且没有完全的独立性,在经济领域中还经常受到官府的许多干预。传统行会的功能与作用,主要体现在限制招收和使用帮工的数目,限制作坊开设地点和数目,规定手工业产品的规格、价格和原料的分配,规定统一的工资水平等。由于行会介入生产经营活动,使生产经营的风险得以分担。时至明清时期,行会已较为普及,由于自身具有组织上的封闭性、业务上的垄断性和技术上的保守性,其在经济方面所产生的多重作用与影响更是令人注目。
              ——摘编自范巧《对唐宋行会制度的性质界定》

              材料二 行会进入中国近代以后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部分固守陈规陋俗的行会因此而衰落;另一部分行会则被动或主动地顺应时代进行变革,如上海、汉口、广州、天津等外贸中心城市的传统行会,取消了原来对生产经营的诸多限制,主要对本行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了道德约束。同时,随着一些新兴的外贸行业的产生发展,还出现了新的行会,如上海的洋布公所、洋油杂货公所、震巽木商公所(洋木业)、集义公所(进口海产业),汉口的西皮杂货公会、洋广杂货公所等。
              ——摘编自朱英《中国传统行会在近代的发展演变》

              (1)宋代以后行会的发展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有利商业环境,结合材料一分析古代行会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行会在性质和范围上发生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