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所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   )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B.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C.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 2.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 3.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
              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
              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
              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
            • 4.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英、美、日三国对华贸易变化表(增长率)

              国家

              1895年

              1899年

              1913年

              1918年

              1921年

              英国

               

              11.7%

              11.4%

              8.5%

              11.8

              美国

               

              9.5%

              7.6%

              12.8%

              17.3

              日本

              3%

              11.5%

              19.5%

              38%

              25%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表: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美、日三国在20世纪初期对华贸易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分)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日益萎缩”两个阶段的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

               

            • 5.

              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时,当地士绅提出在古城边树立烟囱“破坏风水,有伤文风”……著名的拱北楼面馆率先表示:“机器面粉不如土粉,不可用。”从上述资料中可以提炼的信息有

              ①从厂名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爱国救亡的色彩

              ②反对荣氏兄弟办厂及其产品的主要是封建地主阶级

              ③新生事物在传统社会中的成长非常艰难

              ④“当地士绅”和“拱北楼面馆”均立足经济角度抵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 6.

              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这说明了

              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②生态环境被破坏

              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茶叶失去海外市场④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7.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农产品出口量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中国丝、茶质量高
              C.中国茶、丝生产发展迅速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崩溃
            • 8.

              牛庄,1887年每包300斤重的洋纱售价57两,当地同量土纱售价却达87两。洋纱和土纱之间的价格差距所导致的后果是(   )

              A.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增强
              B.洋纱无利可图纷纷退出中国市场
              C.土纱和洋纱相比质量优势明显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9.

              从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1840~1894年间投资民族资本的人数比例表

              投资者

              所占比例(%)

              官僚地主

              30.86

              一般商人

              18.52

              手工作坊主

              7. 41

              华侨商人

              7.41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投资者主要来自国内
              D.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 10.

              自1868年至1895年,中国棉花出口不断增加,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的四大集中种植区。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C.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农业生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