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理想与现实
              ……当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从中西之间的形而下的比较进入到形而上的比较。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
              (1)革命派是如何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史实说明革命派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分别是指哪些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有何特点?(不得照抄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近代以来,如何看待中西文化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被强行开放的初期,人们视“洋货”为“奇技淫巧”,视“洋人”为“夷人”,看到火车,则“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开山凿石“恐惊耳骇目,群视为不详,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
              材料二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国人对外国人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出现“洋人”“西洋”“洋务”等说法,并且“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不用一些进口货,假若不用棉织品,至少要用煤油做照明之用,或由欧洲人制造的、迎合中国人嗜好的不胜枚举的某些小东西。”

              ——以上材料均摘录自《文史知识》


              材料三 义和团群众确实有一部分是因“洋货”的冲击而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也有一部分平民常受外国传教士或其豢养的“二毛子”欺负的老实人,也有很多百姓是轻信对洋人洋物的谣言,诸如洋人“剜目剐心,采生折割”“剜眼取胎,婴孩同煮”、铁路破坏风水、照相摄人魂魄之类。义和团除了杀洋鬼子和“二毛子”外,还“最恶洋货”,不仅“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甚至“洋灯、洋瓷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于是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皆毁物杀人”。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不吸香烟,果然最好;要吸香烟,请吸国货长城牌”“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鸿生”火柴的创办者刘鸿生说:“真正是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购买国货。”

              ——以上材料均摘录自《西方物质文明与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


              请回答:
              (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国人对西方文明的看法有何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一变化的历史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义和团对待西方文明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文明排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产生了哪些进步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1846年,美国传教士约翰逊在福州台江吉祥山创办福音精舍,以学习《圣经》为主,兼修国文和自然科学(“格致”课)。这是福建省开办最早的新式普通中学教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洋务运动推动了福建教育的近代化
              B.我国的思想文化近代化历程萌发于福州
              C.近代教育是西方文明传播的产物
              D.新式学校取代私塾教育已成为当时社会主流
            • 4. 国家海权
              材料一: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摘编自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而且很大的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沿长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也依靠长江与外界便捷地来往。……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摘编自马汉《海权论》(1890年出版)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马汉提出“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世纪末,面对西方列强虎视眈眈,清政府有何对策?其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李鸿章幕府》表格,回答问题:

              注:清代幕府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幕僚,古代为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
              ——整理自《李鸿章幕府的形成及其主要特色》欧阳跃峰《安徽史学》2011年第3期

              (1)从表格中可以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来印证你从现行教材中所学的相关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李鸿章的幕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这表明李鸿章强调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
              [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引进西方工业设备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 7.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与第二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8.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后中国人“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主要表现在 
              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引进机器创办近代工业
              ③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
              ④签订了《马关条约》
              [     ]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 9. 观察下图,这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下列对其体现的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国最早的股票,开风气之先
              B、当时中国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C、当时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
              D、中国金融证券业发达,大量企业上市
            • 10.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筹建之始……(左宗棠)明确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竞成虚设。”……英、法、俄、德等国“各以船炮互相矜耀,日竞鲸吞蚕食之谋,乘虚蹈瑕,无所不至”,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欲得其造船之法,为中国永远之利,并可兴别项之利”……还进一步提出附设艺局(注:“艺局”即福州船政学堂),聘请西洋技师,派中国工匠、学员学习西洋语言文字、标法画法等。……福州船政局前后共成船34艘,其中为南洋海军建造的3艘……巡海快船,是当时中国自己修造的最大军舰。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福州船政局》

              材料二 (福州船政学堂)《艺局章程》规定:“开局之日起,每三个月考试一次,由教习洋员分别等第……三次连考三等者,斥出……”。……对于打破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的以读《四书》《五经》和做八股文章为习尚且以猎取科举正途为荣耀的传统观念有一定的作用。……主要课程为算术、几何、代数、直线与球面三角、天文气象学、航海测算、地理、蒸汽机结构原理、仪表使用和英语。……在船政学堂内也开设有中文课,且对学生加强儒学思想的教育。……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和留学生在各地也普遍受到欢迎。严复从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毕业回国后……成为一名军事教育家,后来又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为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魏翰)长期充任福州船政局总工程师,后来又担任广九铁路总理。留学生李荣芳、郑诚,分别在驻法、驻美使馆担任翻译。……仅北洋海军参加中日甲午黄海海战的12艘战舰中,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和留学生就占有10舰管带之职……
              ——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材料三 学徒班(艺圃)有近300个青年人。这些青年人白天在车间做工,晚上听三小时的法语、算术、几何及绘图课。
              ——巴斯蒂《福州船政局的技术引进(1866——1912)》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学堂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福州船政学堂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福州船政学堂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福州船政学堂的办学经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