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 2.

              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   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

              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3.

              下列言论与“中体西用”思想相符的是

              ①“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②“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③“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也。”

              ④“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⑤“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 4.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 5.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人物,例如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和陈独秀。

              材料二:万国公报,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回答:(1)材料一五位人物所代表派别的核心主张?据此可以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历程?(16分)

              (2)据材料二看,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这两位先生的什么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3分)

               

            • 6.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一脉相承的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习西方的技术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倡西学、兴民权
            • 7.

              下列属于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活动的是:

              ①编成《滑达尔各国律例》和《四洲志》    ②研究仿制西方战舰

              ③系统介绍西方史地知识                 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 8.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文化建设,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②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向共和”的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④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 9.

              夫“蛮夷羌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通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上述材料体现作者的思想主张是(  )

              A.贵中华贱夷狄观念彻底改变
              B.天朝上国盲目自大
              C.清醒认识西方科技先进之处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 10.

              李鸿章到英国,不惜重金,给西太后购回一台缝纫机;在英国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是一窝蜂似的吵架,说“无甚可观”。由此细节说明洋务运动(  )

              A.只是学习技术,不愿改革政体
              B.内部贪污腐化,经营管理不善
              C.海军操练不力,中日战争失败
              D.朝廷专制至上,牺牲民族利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