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体现洋务派的思想主张是(    )

              A.托古改制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民主共和
            • 2.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的一份试卷这样记载:“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其大旨谓,凡植物、动物之种类,时有变迁。……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该书应是《物种起源》

              ②该书首次提出进化论

              ③其思想对中国近代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该理论开始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 3.

              就下列有关历史文献所反映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文献①的核心思想即洋务派的宗旨
              B.文献②的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C.文献③的核心思想是宣传维新变法
              D.文献②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和社会发展趋势相矛盾
            • 4.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20多年中,中国出现的救国思潮有(  )

              ①实业救国思潮 ②维新变法思潮 ③民主共和思潮 ④社会主义思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5.

              就下列有关历史文献所反映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①                   ②                ③

              A.文献①的核心思想即洋务派的宗旨
              B.文献②的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C.文献③的核心思想是宣传维新变法
              D.文献②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和社会发展趋势相矛盾
            • 6.

              冯桂芬在《制洋器议》中指出,“今者诸夷互市,聚于中土,适有此和好无事之间隙,殆天与我以自强之时也”。材料中“自强之时”的说法主要源于(   )

              A.诸夷侵略要求得到满足。
              B.诸夷与清政府开始公开勾结
              C.诸夷已放弃了武装侵略方式
              D.诸夷齐聚中土利于清政府“以夷制夷”
            • 7.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

              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B.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
              C.曾国藩——孙中山——蔡元培
              D.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
            • 8.

              魏源认为“五帝不袭礼,三王不沿乐。”这说明他(    )

              A.提倡师夷长技
              B.主张革故鼎新
              C.强调中体西用
              D.否定礼乐制度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从根本上讲,儒家思想认为,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于人心,因此,要从根本上达到社会的治理,就应当从人心的治理入手。……光靠法制和制度的健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治乱问题。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学说在这方面则显然略胜一筹。这也是为什么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之后,统治者在百家中把以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思想定为一尊的原因之一。”

              材料二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人物编号

              人物速写

              ①梁启超

              号“饮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②李鸿章

              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③魏源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④陈独秀

              《新青年》的创办者,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领军人物。

              ⑤林则徐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⑥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⑦李大钊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⑧曾国藩

              创建了“湘军”,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材料三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又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其学说的?(8分)

              (2)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概括材料二中人物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不用写人名,只写编号)(8分)

              (3)根据材料二,分别概述这四个派别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8分)

              (4)材料二中,派别和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2分)

              (5)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4分)

               

            • 10.

              中国近代某书作者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以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把作者的愿望付诸实践的是(     )

              A.林则徐在广东领导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D.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