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 2.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 3.
              “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与哪一思想内涵相一致   
              A.维新思想B.三民主义思想
              C.新文化运动D.三个代表
            • 4.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曾经声称他的某些主张不容匡正,而匡正者却层出不穷。林纾在自编的小说中表达了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诸人一网打尽的愿望,除了留下一个笑话外,没有任何实际效果。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      )
              A.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思想和言论相对自由
              C.学术宽容得到广泛认同D.学术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 5.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反映新文化运动高扬的两面旗帜是
              A.民主、科学B.人文、浪漫C.科学、理性D.民主、法制
            • 6.
              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
              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
            • 7.
              “(尊重孔教)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为达到“巩固共和”的目的,他们掀起了
              A.维新变法运动B.君主立宪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 8.
              陈独秀曾说:“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里“必排孔教”其实质是反对 (   )                
              A.儒家传统道德B.儒家思想文化C.孔子思想学说D.封建专制制度
            • 9.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为摧毁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运用了
              A.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B.爱因斯坦的相对
              C.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D.达尔文的进化论
            • 10.
              请结合下列在展览会上摘选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18分)
              展览一: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前五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
              展览二: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存在对西学的争论
              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
              乙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丙认为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己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1)下表是展览中对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人物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9分)
              人名
              项目
              中国孔子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时代
              特征
              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思想
              观点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是理性政治动物;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等。
              地位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的精神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被尊称为圣人
               
              (2)请比较并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9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