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投资分配表。(单位:亿元卢布)表中数据的变化表明当时苏联(  )
              投资项目22年-27年23-33年
              工业(含电力、主要用于生产资料)52195
              运输业2799
              农业150232
              冶金工业和机械制造业--40
              A.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B.实现了各行业的均衡发展
              C.促进了农业产量迅速提高
              D.改变了稳步发展工业方针
            • 2. 如图示意图反映了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美国受经济危机的打击,经济地位呈下降趋势
              B.苏联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斯大林模式
              C.苏联经济增长表明当时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
              D.美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的份额逐渐下降,但仍然高于苏联
            • 3.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结论
              A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
              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B赫鲁晓夫时,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
              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62%
              苏联已经解决了农业生产问题
              C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与
              美国相匹敌
              苏联的国民经济总水平已经超过美国
              D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
              政命令
              苏联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A.A
              B.B
              C.C
              D.D
            • 4.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原有的经济体制
              B.推进经济领域的改革
              C.重新推行新经济政策
              D.打破单一公有制结构
            • 5. 1933年1月,斯大林在一五计划的总结报告中指出:“苏联工业总产值在1932年末增加到1928年水平的219%,而美国工业总产值在同一时期降低到56%。”据此可知(  )
              A.苏联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越了美国
              B.苏联比美国的经济体制更为优越
              C.特殊时期苏联经济模式占有优势
              D.美国比苏联更注重工业发展效益
            • 6. 在苏联历史上他结束了各种莽撞、轻率的改革尝试所带来的混乱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时代是苏联充满动荡的历史上一个少有的、非常稳定、祥和的时代。然而,就是这个表面繁荣的时代,隐含了种种危机,积累了无数矛盾”。文中的“他”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 7. 如图是1950~1998年美、英、日、苏(俄)四国人均GDP水平(1990年国际元)比较,代表苏联(俄罗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 8. 下表是苏联1933年农业方面的有关数据。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
              集体农庄私人土地
              占耕地面积的比例95%-97%3%-5%
              占农产品总量的比例70%-75%25%-30%
              A.农村公有制比重逐渐减少
              B.公有制有利于提高农民经营的积极性
              C.集体农庄生产效率比较低
              D.农业集体化运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9. 如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苏联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使工业产值超过美国
              B.经济政策不同导致两国经济此消彼长
              C.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导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
              D.经济多极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非常重视教育问题。苏维埃开办的学校教育面向大众;学校完全世俗化,不受教会干扰;学校教育不仅不收费,而且国家还给有困难的学生发放食物和衣物等;苏维埃还发起了扫盲运动。同时,在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基本在全国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除了要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专门人才外,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30年代,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建设,斯大林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要求学校加紧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美国公立学校制度的建立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直接推动下而实现的。1790年代至1830年代,美国早期工业化蓬勃展开,欧洲的大规模移民潮汹涌澎湃,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需要多样化的人才,而数百万外来移民也需要通过正规的教育以便能够顺利融入主流社会,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马萨诸塞州在内战前率先建立起现代教育体制:分年级教学、书面考试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政府利用税收支持的免费的现代公立学校教育制度建立。高等教育方面,宗教仍然发挥很大的影响。内战后,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逐渐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教育体制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极强的实用主义特点。这种特点促使美国不断调整、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以满足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需求。当时欧洲国家的中学重学术,而美国的中学则强调大众化,把准备就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摘自李剑鸣主编《世界现代化进程北美卷》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美国教育和20世纪初苏联教育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教育制度对各自社会进步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