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 2.

              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场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追随理想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凯恩斯主义
              C.实行国家福利制度
              D.斯大林模式
            • 3.

              前苏联在某一时期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国内交通业发展迅速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交锋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4.

              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5.

              斯大林决定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的主要目的是(  )

              A.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B.克服粮食收购危机
              C.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对粮食需求量大增
              D.粮食收购危机的出现
            • 6.

              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时间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人均肉类产量(公斤)

              1928~1929

              470

              35

              1930~1932

              460

              20~25

              1933~1937

              440~450

              15~20

              1938~1940

              420~430

              25

              A.苏联的粮食和肉食人均产量发展长期停滞,甚至下降
              B.当时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的生产
              C.苏德战争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D.农业集体化政策对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发展的作用不大
            • 7.

              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8.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9.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开垦、开垦、再开垦”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10.

              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该评价反映的问题不包括

              A.苏联社会出现新的贫困群体
              B.苏联社会上缺乏自由氛围
              C.苏联用于建设的投资过大
              D.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蕴含着社会危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