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人把苏联比喻成一列因铁轨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不同的领导人对该状况的处理方式各异,斯大林下令把司机枪毙;赫鲁晓夫为他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人左右摇摆,造成列车行进假象;戈尔巴乔夫把窗帘拉开,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喊“前面没有铁轨了!”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枪决”代表斯大林认为火车停止前进的责任在于司机
              B.“平凡”表明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模式
              C.“拉上窗帘派人摇动”代表其改革给国人带来经济发展的错觉
              D.“大喊”说明戈尔巴乔夫对苏联改革的无奈
            • 2.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主要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 3.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 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 5. 斯大林逝世后,其继任者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B.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制定了发展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C.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D.三人都试图以经济管理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作法
            • 6. 周尚文在《苏联兴亡史》中曾这样描述苏联:“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保守气息浓厚;国家实力加强。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势汹汹。”这种情况出现在
              A.1925—1953年
              B.1954—1964年 
              C.1965—1982年 
              D.1982—1991年
            • 7.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的改革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将错误归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缺乏科学实验,反复折腾
              C.有开创性地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只进行农业改革,没有涉及工业管理体制
            • 8.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 9.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90
               
                  1990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4.3
               
                  3.2
               
                  1.O
               
                  一4
               
                劳动生产率
               
                  3.3
               
                  3.1
               
                 
                  —3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 10.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