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表中 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     ]

              A.美国、英国、德国                          
              B.德国、美国、英国    
              C.英国、德国、美国                          
              D.英国、美国、德国
            • 2. 1893年,美国新派历史学家怀特说:”…...美国势必继续要求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以便发泄他们旺盛的精力。”(摘自《美国史概论》)这句话与怎样的历史背景有关
              ①美国跃居世界工业产值首位 ②美国海外市场急剧膨胀
              ③世界市场几乎被瓜分完毕④美国与列强的关系形同水火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 读《美、德、英、中在世界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曲线图》,其中曲线③代表的国家是 

              [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中国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他首先利用一辆机车把数辆煤车从矿井拉到泰恩河。1830年,他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每小时14哩的速度行驶3l哩,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38年,英国已拥有500哩铁路;到1850年,拥有6600哩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00哩铁路。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70——1900年的铁路网          单位:千公里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铁路交通从无到有。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 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到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的铁路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前,福建通往省外的铁路曾进行过6次勘测,但始终未有过修建计划。新中国成立后,闽籍爱国侨领陈嘉庚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向大会提出修建福建铁路的提案并获得通过,但因朝鲜战争爆发未能实施,不过,毛泽东对此做出批示:“此事目前虽一时不能兼顾,但福建筑路的正确意见,当为彻底支持。”1951年国庆期间,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张鼎丞又向中央和华东局建议,尽快考虑修建鹰潭至南平的铁路,以解决福建出省通道的问题。福建省委认为,修建福建铁路应从长远考虑,固然应以国防为主,但必须结合福建的经济状况。1954年9月,铁道部确定由铁道兵担任鹰厦铁路的施工。1955年4月,铁道兵司令员王震代表国防部和铁道部,会同以谢尔巴可夫为首的苏联专家工作组,在南昌召开三局(西南设计分局、第七基建分局、鹰厦线工程局)会议,根据地形复杂情况及经济调查资料,初步确定1957年通车至厦门。鹰厦铁路历经22个月建设,1956年12月9日铺轨到厦门,比原计划提前1年零22天。1957年全线开始正式通车,全长约700公里。鹰厦铁路的建成通车,是当时福建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
              (1)根据材料一,分析铁路运输业在英国诞生的条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830年到1870年,英国铁路运输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后半期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后半期至辛亥革命前夕中国铁路获得发展的基本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鹰厦铁路是我国“一五计划”的重要建设项目。根据材料四分析该铁路能建成的原因及通车后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在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发生在单个国家,到了19世纪后半期,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时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矛盾的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D.列强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 6. 读下图,以下各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

              A.商业革命促进世界贸易扩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亚非拉地 区的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 7.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和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可以选择的证据有
              ①电信工具的创新使跨时空联系日趋便利
              ②垄断资本对世界统治的确立
              ③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④日本的“开国”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     ]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 8. 1916年1月,《农商公报》记载,“济南棉花之行情,日日变动。其原因,一方为需要供给之关系,他方为占输出棉花之人部分者,首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时时变动,故济南市场亦因之受影响焉。济南重要之花行,有每日致电大阪询问行情者。”这反映出
              [     ]

              A.中国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
              B.中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日本决定
              C.中国近代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门化趋势日益明显
              D.中国政权和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的现实状况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