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国总统胡佛面对经济危机时说:“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工人也会得到好处。”这说明他采取的政策是(  )。

              A.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
              B.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
              C.加强参与国际市场的争夺
              D.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
            • 2.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 3.

              “……股票交易所里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一天内就有近一千三百万股票被抛售出去,几天内,股票价格持续暴跌……”以上情景最早发生在(  )。

              A.1929年的华盛顿
              B.1933年的纽约
              C.1929年的纽约
              D.1928年的伦敦
            • 4.

              20世纪20年代,美国普遍推广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盛行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之风。1924年到1929年之间,美国的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3/4。对此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

              A.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B.进一步刺激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C.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D.促进了美国市场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健康发展
            • 5.

              有历史学家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称为“疯狂的20年代”。其依据应该是当时美国(  )。

              A.两党派斗争激烈
              B.经济危机、社会动荡
              C.经济社会盲目发展
              D.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干预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材料二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状况的认识。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合适?(4分)

               

            • 7.

              胡佛认为“经济不景气的问题决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坚持自由放任
              B.加强立法监控
              C.行政干预危机
              D.限制市场调节
            • 8.

              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曾是中国精英的主流主张,但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较大变化,下表是这一变化的重要体现,产生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有(  )

              中国现代化问题

               倾向于社会主义方式的文章

               兼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者之长,或主张采取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形式,即主张混合方式的文章

               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的文章

               明确主张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文章

              5篇

              9篇

              11篇

              1篇

              ①中国民族工业经济步入低谷 

              ②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③苏联计划经济建设成就巨大 

              ④经济大危机对欧美经济的破坏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 9.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危机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10.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处在不断调整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重商主义是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最早的保护贸易理论学说。这一理论视货币为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贸易顺差有利于积累财富,为此国家应采取干预和保护的政策以实现贸易顺差。这种学说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因而在15到17世纪的西欧各国专制君主国和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早期资产阶级所称道与推行。

              ——摘编自叶晓东《浅谈重商主义理论与西方贸易保护政策的渊源》

              材料二 在西方,自由放任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从如何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出发而出现的两种不同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前者主张政府对某些社会经济生活,应实行无为而治不加干预的自由放任政策,后者则主张政府应利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社会经济生活实行管理、调节的政策。这两者的地位依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两者同一性的重要方面。

              ——摘编自《浅析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两种经济思想的利弊》

              材料三 弗里德曼的经济自由思想实际上是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的翻版,它认为社会应保证每个人在择业、保护私有财产、使用收入、运用资源等方面享有充分自由,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然后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而实现公共利益。

              ——丁冰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重商主义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重商主义是如何“在15到17世纪的西欧各国专制君主国和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早期资产阶级所称道与推行”的。(9分)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材料二中“这两者的地位依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向转化”的结论。(8分)

              (3)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过程呈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