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7.7%,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下列经济政策中,与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最为类似的是
              A.斯大林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C.世界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
              D.20世纪末美国的“新经济”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份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民意调查
              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结果如下:
              关于新政的最大成就:“28%认为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1%为金融业改革,11%为自然资源保护,7%为社会安全,5%为农业项目,4%为劳工政策,3%为取消《禁酒令》……”
              关于新政的最差表现:“23%认为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16%为各类支出,12%为农场规划,6%为劳工政策,5%为政府对商业的干预,5%为最高法院计划,4%为成立国家复兴署(NRA),3%为取消《禁酒令》,2%为提高税费……”
              注:民调同时表明处于高收入阶层的公民认为罗斯福遏制银行业危机的举措是有效的,但对他的消费政策及其救济政策则表示强烈反对。那些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公民对救济政策拍手称快,但却对减少家畜表示极大地不满。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同答:
              (1)这份民调显示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社会在哪些方面开始转型?(3分)
              (2)根据材料的观点,列举1901年到1920年间体现近代中国“沉沦”的重要历史事件。(3分)
              (3)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6分)
            • 3.
              当共和党重新掌权的时候,它在原则上反对福利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反对联邦政府日益扩大的作用,但保留了新政的种种改革。这主要是因为共和党
              A.认识到了改革在美国的影响B.只是反对新政大力发展福利
              C.尚未看到新政超越国家权力D.需要延续国家政策的一贯性
            • 4.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普通民众的广播方式。如果罗斯福总统要面向全国农民做一次“炉边谈话”,那么这次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国家干预和调节劳资关系B.银行提供贷款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全国性失业保险制度的构建D.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 5.
              下图为反映罗斯福新政的一幅漫画,画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旁边站着一名护士。根据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判断,漫画中的“护士”应是(   )
              A.国会B.州政府
              C.大法官D.副总统
            • 6.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规定: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合同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给以直接补贴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播种面积。1938年又通过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至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以上法令表明美国政府
              A.持续推动缩减农业生产规模
              B.着手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
              C.对农业调整方向发生了新的变化
              D.认识到稳定农业的重要性
            • 7.
              图反映了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情况。其中导致出现1933-1935失业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二战开始全面爆发
              B.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C.国际贸易大幅回升
              D.经济危机完全停止
            • 8.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材料的观点(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美国的里根改革;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 9.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  )
              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②国家颁布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③最主要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④积极扩大耕地规模来增加农业产量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 10.
              奥巴马上台伊始就表示要步罗斯福“新政”的后尘,来一个“新新政”。由此可知奥巴马推行的“新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A.国家干预经济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C.推行社会福利政策D.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