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根本目的是(  )
              A.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无状态
              B.控制部分行业,以攫取高利润
              C.通过投资基础工业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 2. 二战后20年间,美国经济进入“黄金时期”的原因(  )
              ①大力拓展了世界市场
              ②借助外来援助,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③应用先进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④延续和发展了罗斯福新政的社会福利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

               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相关经济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缓解社会矛盾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D.可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 4.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 5.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战争回忆录》中说: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这表明戴高乐主张

              A.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以计划经济代市场经济
              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废除私有制实现国有化
            • 6.

               从一定意义上说,近300年的世界现代化史,就是一部发展方式的更新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是信奉“专制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才使美国这个原本照搬欧洲技术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抓住机遇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并以不断创新的方式增强综合国力、巩固超级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使美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从产业结构、经济体制的角度,指出美国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是如何实现科技与制度的双轨创新的。

               

               

               

               

               

               

               

               

                  材料二:1986年里根签署了美国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根据这一法案,降低了个人所得税……改变了过去30多年来税率越定越高、特惠越来越多的情况,它实际上是大规模减税和局部增税的结合,既使中产阶级得到实惠,又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里根政府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里根政府还推行新联邦主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983年4 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去。

                  材料三: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年),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注是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首先,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第三,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

              ——以上材料摘自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当政时期,美、英两国改革措施的异同(6分)

               

               

               

               

               

               

               

            • 7.

               印度自二十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相继进行了“绿色革命”(种植业)、“白色革命”(牛奶生产合作)、“蓝色革命”(水产养殖业)。印度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和种植技术等各种信息。这些材料反映印度实现粮食自给的主要经验是          (    )

                  A.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农业

                  B.印度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服务农业需要

                  C.农业向商品化发展

                  D.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 8.

               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 9.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国家直接干预经济
              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C.加大福利政策力度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 10.

               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