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国作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中写道:美式幽默的溶解剂早已开始向这场危机发起进攻。有些冷笑话,说的是高盛集团的每一股都配发免费左轮手枪。还有笑话说,客房服务员会询问每位登记者:“是用来睡觉,还是用来跳楼?”针对上述现象,罗斯福政府的应对举措主要是(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动工业复兴
              C.帮助民众克服恐慌的心理,恢复对未来信心
              D.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救济工作
            • 2.

              观察下表《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据张一凡《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国别

              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

              美国

              竹的本体、切株及种子,草棉植物,各种白松醋粟,小麦,玉米,甜粟,芦粟,柑桔,马铃薯,山药,水稻植物,香蕉,甘蔗

              德国

              葡萄,苗木,各种双子叶植物的全株或部分

              比利时

              葡萄植物的全株或部分

              瑞典

              活榆树科植物

              加拿大

              五叶,醋粟,桃金娘,锯粟,伏牛花

              墨西哥

              一切种子

              日本

              新鲜胡瓜、西瓜、南瓜以及其他葫芦科植物,番茄、菜豆等咖啡植物及种子

               

              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
              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下各国的态度
              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
              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
            • 3.

              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认为:"20世纪前半期造成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自由化与全球化的构想。这种构想通过一条能有效分割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无情的市场逻辑,使商业利益逐渐控制了社会。自由市场原则摧毁了彼此负责的社会关系……最终使市场变成了强权国家的附属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市场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B.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主义意识
              C.经济全球化破坏了人类的公共价值观
              D.自由市场原则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源
            • 4.

              《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l940年》载:“是胡佛政府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让人们有活干;于是胡佛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把钱贷给处于财务困难的私人企业和银行;也正是胡佛在经营政府时,不怕出现最大规模的预算赤字。”l930年5月,胡佛批准了“霍利一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890种商品的关税,1931年底对25个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这说明胡佛政府

              A.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
              B.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D.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 5. 读《美、德、英、中在世界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曲线图》,其中曲线③代表的国家是 

              [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中国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他首先利用一辆机车把数辆煤车从矿井拉到泰恩河。1830年,他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每小时14哩的速度行驶3l哩,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38年,英国已拥有500哩铁路;到1850年,拥有6600哩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00哩铁路。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70——1900年的铁路网          单位:千公里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铁路交通从无到有。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 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到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的铁路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前,福建通往省外的铁路曾进行过6次勘测,但始终未有过修建计划。新中国成立后,闽籍爱国侨领陈嘉庚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向大会提出修建福建铁路的提案并获得通过,但因朝鲜战争爆发未能实施,不过,毛泽东对此做出批示:“此事目前虽一时不能兼顾,但福建筑路的正确意见,当为彻底支持。”1951年国庆期间,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张鼎丞又向中央和华东局建议,尽快考虑修建鹰潭至南平的铁路,以解决福建出省通道的问题。福建省委认为,修建福建铁路应从长远考虑,固然应以国防为主,但必须结合福建的经济状况。1954年9月,铁道部确定由铁道兵担任鹰厦铁路的施工。1955年4月,铁道兵司令员王震代表国防部和铁道部,会同以谢尔巴可夫为首的苏联专家工作组,在南昌召开三局(西南设计分局、第七基建分局、鹰厦线工程局)会议,根据地形复杂情况及经济调查资料,初步确定1957年通车至厦门。鹰厦铁路历经22个月建设,1956年12月9日铺轨到厦门,比原计划提前1年零22天。1957年全线开始正式通车,全长约700公里。鹰厦铁路的建成通车,是当时福建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
              (1)根据材料一,分析铁路运输业在英国诞生的条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830年到1870年,英国铁路运输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后半期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后半期至辛亥革命前夕中国铁路获得发展的基本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鹰厦铁路是我国“一五计划”的重要建设项目。根据材料四分析该铁路能建成的原因及通车后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在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发生在单个国家,到了19世纪后半期,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时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矛盾的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D.列强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 8. 读下图,以下各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

              A.商业革命促进世界贸易扩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亚非拉地 区的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 9.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和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可以选择的证据有
              ①电信工具的创新使跨时空联系日趋便利
              ②垄断资本对世界统治的确立
              ③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④日本的“开国”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     ]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 10. 1916年1月,《农商公报》记载,“济南棉花之行情,日日变动。其原因,一方为需要供给之关系,他方为占输出棉花之人部分者,首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时时变动,故济南市场亦因之受影响焉。济南重要之花行,有每日致电大阪询问行情者。”这反映出
              [     ]

              A.中国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
              B.中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日本决定
              C.中国近代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门化趋势日益明显
              D.中国政权和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的现实状况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