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经济大危机和“二战”在经济上留给世人的深刻反思主要是
              A.建立稳定世界经济秩序的有效机制
              B.打击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C.拥护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D.要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2.

              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中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

              A.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
              D.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 3.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 4.

              1938年,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严重缺点”主要是指

              A.高度垄断
              B.自由放任
              C.忽视农业
              D.通货膨胀
            • 5.

              罗斯福新政期间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它的建立(  )

              ①为众多失业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②是“以工代赈”的重要举措③导致大批森林遭受砍伐,破坏了生态资源④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6.

              面对大萧条,罗斯福总统于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所畏惧”的就职演说,他给美国人应对危机的良方是(  )

              A.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政策
              C.控制货币发行量经济政策
              D.以供给创造需求经济政策
            • 7.

              罗斯福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共事业法》等,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

              A.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
              B.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C.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
            • 8. 《经济衰退的历史答案》列举了1928年4——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情况。下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给社会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     ]


              A.车辆猛增,交通堵塞,污染环境
              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 9.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企业出售给个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提高利率等。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全集33卷

                材料二 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杰拉尔德·W·约翰逊在《罗斯福:独裁者还是民主主义者?》一书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也正是他最深切的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他是一位外科医师,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并取得新的生命。”
              ——舍伍德著:《罗斯福与霍普金斯》,P 113~114

                材料三 他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他承诺,政府将在未来数周内公布新的刺激经济增长方案。 
              ——中国财经信息网 2009—4—11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苏俄和美国分别遇到怎样的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针对困难,两国分别采取什么政策?根本出发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你对当今世界的知识,分析材料三图中人物为应对危机突出采用了什么手段?你对此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