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位年轻的美国人曾经独闯中国,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洋务企业——开平煤矿任总工程师。数十年后,他凭借其卓越的管理才能当选美国总统,但几年之后,又因管理失败遭美国选民抛弃。据此判断,这位美国总统是(  )

              A.亚伯拉罕?林肯
              B.赫伯特?C?胡佛
              C.富兰克林?罗斯福
              D.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 2.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当时令人们产生这种担忧的直接背景是(    )

              A.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30年代大萧条的发生
              C.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施
            • 3.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表格包含了丰富的纵向信息粗横向信息。

              表一  1913——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对比表

               

              1913

              1926

              1931

              1952

              1965

              1985

              英国

              0

              4

              17

              17

              6

              1.7

              美国

              33

              20

              53

              9

              6.7

              3.5

              表二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

               

              1913年

              1938年

              1973年

              法国

              8.9%

              23.2%

              38.8%

              英国

              13.3%

              28.8%

              41.5%

              美国

              8.0%

              19.8%

              31.1%

              阅读以上两个表格,至少提取两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4.

              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16亿美元,1932年更增加至8.67亿美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D.世界经济形势恶化
            • 5.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六七年间,海禁未设,市井贸易,多以外国银钱。各省流行,所在多有。禁海之后,绝迹不见。这可见外国货币之侵入,必限于与外国通商之时,及与外国通商之地。前此中外交通,时有绝续;又多限于一隅;所以不能大量侵入。到五口通商以后,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外国铸造的货币,使用的便利,自胜于我国秤量的金银(其称量之法,且不划一)。外国银圆,遂滔滔输入,而以西班牙、墨西哥两国最多。中国的自铸,始于光绪十三年(广东张之洞所为),重量形式,都模仿外国银圆,以便流通。此时铜钱之数,颇感不足。光绪二十七年,广东开铸铜元,因其名价远于实价,获得颇多。于是各省竞铸,经谋余利,物价为之暴腾。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政府在1934年6月公布了国会通过的“购银法案”,明确规定美国应该增加货币发行保证的白银份额,达到“金三银一”的比例,亦即白银准备必须达到黄金储备的1/3,这样就以立法形式决定向外大量收购白银。“购银法案”通过后不久,美国政府又于8月9日宣布了白银国有令,规定国内现存白银须于三个月内交国家造币厂统管,凡交到造币厂的白银必须用于铸造标准银元,或充作通货准备。

              ——中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材料三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改革。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集中钞票发行权。(二)规定法币是“无限法偿”货币,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再行使现金,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三)废除银本位制,全部白银收归国有以充作法币金。(四)规定法币不能兑现(银)。但可在指定金融机关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对于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采取了支持的态度。英美派出了自己的经济专家参预了法币改革的设计工作……英美支持国民政府法币改革,使日本受了极大的刺激,日本侵略分子叫嚷;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          ——摘引自姚会元《“法币”及其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货币流通发生的变化及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原因和意义。(7分)

              (3)结合上述材料,说说货币政策的制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分)

               

            • 6.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认为,“还在1929年,仅在那次股票市场的大崩溃以前,专家们把美国说成处于永久繁荣之中的‘新时代’。上帝对那些过分骄傲的人实施了报复。”遭到“报复”前“过分骄傲的人”的惊人之举突出表现在
              [     ]

              A.接连举行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
              B.鼓动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
              C.为眼前利润所驱使而盲目扩大生产
              D.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掠夺和对经济干预
            • 7. 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造成股票价格空前上涨的直接原因是
              [     ]

              A、人们受虚假“繁荣”的影响,醉心于股票投机
              B、美国制造业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
              C、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的推动
              D、资本家追求眼前利润,盲目扩大生产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8年9月15日,世界聚焦美国华尔街。当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资银行羡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受此影响,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5日巨幅下挫,创下9.11事件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有人说这是“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也有人用“金融风暴”来比喻这场危机。这次金融风暴也让许多人联想到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
              材料二 1930年6月7日,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国会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提高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的关税率,整个关税的平均税率由33%提高到40%,结果导致德、意、加、西等国以牙还牙,纷纷高筑关税壁垒。激烈的经济战使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萧条阶段的时间被延长。
              材料三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发表宣言……各国领导人重申了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原则。
              材料四 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纵观这些措施,一方面是通过扩大内需来提高我国抗击金融危机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通过加快民生工程等措施来促进经济的较快增长。
              请回答:
              (1)你认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和当今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开始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国际社会应对两次危机的举措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仔细观察下表:
              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转引自《经济衰退的历史答案》)

              [     ]

              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庭负责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 10. 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
              [     ]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民主与自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