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冷战后关于国际局势的发展有许多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将是“文明的冲突”。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起的。
              材料二
              美国《外交》杂志的编辑认为,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是继1947年乔治•凯南提出“遏制”思想之后最富有争议的国际关系理论。(二战后初期,作为美国外交官的乔治•凯南撰文指出,美国对苏联必须有“一种长期的”,“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加以遏制”的政策。)
              材料三
              国际上也有一些知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对亨廷顿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如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材料中两种国际关系理论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列举美国实施乔治•凯南“遏制”政策的表现。
              (2)依据材料归纳福勒关于世界冲突的观点并简要评价。
            •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为了利用古巴的特殊地理位置对美国形成威慑,以此弥补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差距,赫鲁晓夫决定向古巴运送中程核导弹和重型轰炸机。这一行动从1962年7月起实施,到10月份,已有42枚导弹被秘密运往古巴。苏联的行动被美国的U-2侦察机发砚。10月16日至22肯尼迪在权衡几种方案的利弊后决定对古巴实施武装封锁,迫使苏联让步。美国在整个封锁行动中的目的是向赫鲁晓夫传递信息,而不是使其丢脸,美国的强硬决心和谨镇措施获得了成功10月26日下午,苏联愿意在联合国监督下撤走导弹,条件是美国公开承诺不入侵古巴并从土耳其撤走类似的武器。美方表示可以接受。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苏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没有发生军事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的影响。

            • 3.

              国际危机管理中的“有限理性”是指在面对国际危机时,由于决策者个人认知的有限性、国内政治的需要以及各种偶发因素的限制,最终导致危机的决策者不可能完全理性地掌握危机的进程。因此,应对国际危机,决策者需要通过依次分析各种预备方案,直到找到一个满足最低要求的方案为止。

                 古巴导弹危机是两个核大国之间的双重博弈。在美苏互相威胁使用核武器的背景下,避免核战争事实上又是双方利益的共同点,也是彼此试探时不能越过的底线。肯尼迪政府从一开始就将危机界定为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对抗,排除了或是与卡斯特罗接触或是推翻卡斯特罗的方案,而以苏联作为直接打交道的对手。但是,肯尼迪政府的基本目标是既要消除苏联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导弹,又不希望因此而和苏联发生战争。有鉴于此,肯尼迪政府在应对危机时一方面在战略和战术层面都采取了强硬的姿态,力争对危机处理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又对危机的进程进行理性的调控,避免使危机升级为战争。在向苏联施加战争压力的同时,肯尼迪也始终没有放弃外交努力,通过与赫鲁晓夫的直接通信,他的弟弟、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秘密外交,以及美洲国家组织和联合国等渠道,保持与苏联方面的紧密联系,尽量争取信息交流的准确和畅通,并根据苏联的反应适时地做出某些妥协,最终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了这次危机。肯尼迪政府的危机决策和处理充分体现了国际危机管理的“有限理性”。

              ——荣正通《国际危机管理的“有限理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危机管理的“有限理性”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只不过是坦率地承认,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起来的少数人或者是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尼克松说:“……三、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担起保证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符合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以帮助。”
              --尼克松在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被分别称为“杜鲁门主义”和“尼克松主义”,根据材料分析归纳两者推行的外交政策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2)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演变,是否说明美国放弃了霸权政策?分析原因。
            •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下面是一些有关朝鲜战争起因的网上评论资料:
              朝鲜战争爆发是半岛上两股力量为了统一的理想,失去控制而相撞的结果,单纯谈论谁是侵略者是不能理解当时的情势的。
              美国与中国就象两只狮子互相警惕地打量着对方,越来越浓的冷战气氛又让这种关系更加雪上加霜,两只充满敌意的狮子不得不凭借对方气息来判断对方的来意,只要任何一方发动攻击,另一方必然针锋相对。
              在朝鲜战场局势尚混乱不堪之时,美国即大规模介入朝战,并宣布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其反应之快,决非偶然,正是美国反对中国的新政策导致了朝鲜性质的迅速变化,朝战的爆发,提前暴露了美国远东政策的轮廓和实质。
              材料二  1950年1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布,美国在太平洋需要守住的是一条从阿留申群岛开始到日本列岛,然后通过琉球群岛(冲绳)延至菲律宾的防线。这样一来,从军事上说,在美国远东安全格局中朝鲜半岛就显得无足轻重了。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一变故使得美国的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为此,美国迅速决定介入朝鲜战争。
              --摘编自昊文兵《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引起朝鲜战争爆发的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朝鲜的政策将会给东亚政治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