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下面是一些有关朝鲜战争起因的网上评论资料:
              朝鲜战争爆发是半岛上两股力量为了统一的理想,失去控制而相撞的结果,单纯谈论谁是侵略者是不能理解当时的情势的。
              美国与中国就象两只狮子互相警惕地打量着对方,越来越浓的冷战气氛又让这种关系更加雪上加霜,两只充满敌意的狮子不得不凭借对方气息来判断对方的来意,只要任何一方发动攻击,另一方必然针锋相对。
              在朝鲜战场局势尚混乱不堪之时,美国即大规模介入朝战,并宣布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其反应之快,决非偶然,正是美国反对中国的新政策导致了朝鲜性质的迅速变化,朝战的爆发,提前暴露了美国远东政策的轮廓和实质。
              材料二  1950年1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布,美国在太平洋需要守住的是一条从阿留申群岛开始到日本列岛,然后通过琉球群岛(冲绳)延至菲律宾的防线。这样一来,从军事上说,在美国远东安全格局中朝鲜半岛就显得无足轻重了。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一变故使得美国的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为此,美国迅速决定介入朝鲜战争。
              --摘编自昊文兵《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引起朝鲜战争爆发的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朝鲜的政策将会给东亚政治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 2. 在苏联对日作战问题上,为换取苏联及早对日作战,美国与苏联签订了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1年哈里曼就罗斯福要求参加对日作战意图作证时说:“存在的巨大危险是苏联可能袖手旁观,而等我们牺牲了大批美国人生命打败日本之后,红军长驱直入满洲和中国北部大片地区。那时苏联人就能轻而易举地以‘公众要求’为口实,建立满洲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了。罗斯福力图使斯大林先前所谈的一般保证化为俄国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行动……”
              --《美国第82届国会关于远东军事形势听会》材料二  1945年2月,莫洛托夫向哈里曼递交一份“斯大林元帅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政治条件草案”,经罗斯福和斯大林修改后,即成为邀请丘吉尔共同签字的协定文本。其条件为:对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予以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在该港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用旅顺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国际条约集》材料三  苏联本身和中国政府签订了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其以武力协助中国达成自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国际条约集》材料四 我们在克里米亚的会晤,重申我们共同的决心,即在今后的和平时期中,一定要保持并加强在这次战争中使联合国成为可能和确定目的上和行动上的团结一致。--《美国对外关系外文文件集》(1)材料一中美国要求苏联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苏联同意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说明了什么?
              (2)据材料一、三分析,美国政府在外交上取得了什么成功?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 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尼克松说美国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三
              鉴于苏联军队于1979年12月侵入阿富汗,美国总统卡特1980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这一声明被称作卡特主义。它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
              --《战后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 4. 二战以来的美国对世界局势的走向具有较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突出表现为自由制度、代表性政府、自由选举、保证公民的言论信仰自由以及不受政治压迫。而另一种生活方式以凌驾于多数人之上的少数人的意志为基础。它依赖于恐怖和压迫,控制出版自由,安排好的选举,以及对人的自由的控制。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人民抵制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试图进行的征服活动。我相信,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说
              材料二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  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想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对记者的谈话
              (1)依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的外交原则。杜鲁门当政时期是如何实施这些原则的?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的说法?说明理由。
              (3)材料三对哪个国家提出批评?“旧的思想模式”含义是什么?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同意外国公使驻京的消息传来,清廷大员一片怒斥,认为撼动国体,“从来外夷臣服中国”,来华朝贡均不许久留,允许外国公使驻京是“不修臣节”。咸丰皇帝则又强调外国公使驻京是只准暂住,而且“一切跪拜礼节,悉尊中国制度,不得携带眷属”;如果英、法两国以条约为依据一定坚持其公使常驻北京,则他们“必须更易中国衣冠”。
              --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材料二“和戎”,实际上就是维和--维持和局,这就是近代封建统治者推行的外交战略。……从奕诉、李鸿章、郭嵩焘到左宗棠、王韬等人差不多都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新特点,即他们不以夺取中国土地为目标,也无意推翻清王朝政权,……由于这个战略是在正确地分析了中外关系新特点之后提出的,为西方列强所能接受,也为中国统治阶级中的主流人物所能容纳,故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得以推行。
              --陈显泗《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战略实施中的成与败》
                  材料三“居大国地位,内心有小国之忧虑”,这是中国国际地位的真实写照。……《联合国宪章》的讨论中,针对其他大国的傲慢和偏见,中国代表广大中小国家提出了反对殖民主义传统、以公正平等的原则重建世界新秩序的建议;保障会员国的政治独立及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犯、依正义和国际法原则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等。中国的立场和行为反映了弱小国家在不平等的国际关系体系中改变自己命运的努力。
              --杨丹伟、陈一平《国际化进程中的民国外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外冲突的实质并分析其根源。
              (2)据材料二,分析晚清封疆大吏的“和戎”外交主张能为最高统治者接受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居大国地位”源自哪一战争的胜利?为何会出现“居大国地位,内心有小国之忧虑”?
            • 6.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材料二  我们的经济由于多年沉重和不适宜的战争支出受到了严重损害,我们社会的政治统一遭到破坏,几十年都不会恢复。……根据我的判断,事后证明我们错了。我们高估了失去越南对西方安全的影响。 ------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目的。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及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