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1941 年6 月,丘吉尔就德国侵略苏联发表声明:“过去25 年里没有人比我更加始终如一的反对共产主义。凡是我谈过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话,我绝不收回。后来丘吉尔又说了一句名言“我希望德国躺在坟墓里,苏联躺在手术台上。” 英国1945 年大选,工党在下院得到393 席,而丘吉尔的保守党及其追随者一共才得到213 席。面对结果,丘吉尔说了一句:“英国人民成熟了。他们学会了选择,他们不需要一个英雄领导他们重建家园”。随后,有记者采访丘吉尔:“你在二战中战功卓著,却失去了首相宝座,这是否意味着英国人的忘恩负义?”丘吉尔肯定地点了点头,说:“是的。”但他接着说了一句名言,“但是,Ungrateful characteristics is a great nation(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特点)”。 
              ——凤凰网

              材料二  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发表《欧洲的悲剧》的演讲中, 广泛阐述了欧洲联合的主题。他认为必须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他充满激情地说: 摧毁了纳粹政权的时候, 我曾自问, 对这个生灵涂炭民穷财尽的欧洲大陆的兄弟公民们, 我能向他们提出什么最好的建议呢? 我的建议可概括成一句话: 联合起来!
              ——《丘吉尔与戴高乐的“欧洲观”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评价丘吉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提倡欧洲联合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美俄(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 图中反映的是20世纪末横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拆除柏林墙

              材料三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正确认识当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柏林墙的倒塌”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材料二  我们在参观韩国民俗博物馆时,里面的介绍在谈到韩国民间风俗礼制的由来时,都小心翼翼地回避中国,甚至几乎没有出现中国二字。而事实上,韩国古代的文化受到中国文化极大影响。
              材料三  正统的官方教科书将其(韩国)经济成就归结为“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大量美援”,“美国驻军大大减少了韩国的军费开支”;经济学者们认为……等政策居功至伟;持威权主义论观点的政治学者们则认为:以威权政体保证政局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文化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人文社科学者们,也许会倾向于“韩国人的国民性”和韩国的“独特文化”。
              ——以上材料均来自南方人物周刊《发现韩国——一个国家崛起的秘密》

              请回答:
              (1)材料二说“韩国古代的文化受到中国文化极大影响”,请你用公元7—9世纪的史实加以证明。如果你是经济学者,请你补充出材料三中“……”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在半个世纪前,欧洲各国已经为共同的未来树立目标并播种。今天,欧盟(EU)已经共享着令全世界羡慕的和平和繁荣,国与国的戒备、心中的壁垒也都拆除了。我相信,我们东北亚地区也能够迎来和平和繁荣的未来。
              ——2003年韩国总统卢武铉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2)材料四中“在半个世纪前,欧洲各国已经为共同的未来树立目标并播种”的含义是什么?卢武铉在材料中要表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其演讲内容体现了史学的什么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500 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 世纪,在19 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 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二
                      在“后美国时代”图景中,一大批国家正在发展壮大,世界各主要区域的政治经济力量正在整合,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极世界正在显现。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欧洲安全来说,在西方国家看来,北约在这方面作用是其他组织或国家无法替代的。1993年1月,美国商务部决定对来自包括欧共体在内的19个国家和地区的钢铁征收反倾销税,欧共体方面指责这一措施是美国“大规模地骚扰”国际钢铁市场的“最新措施”。1994年,当美国不顾俄罗斯的反对而加速北约东扩时,法国总统希拉克明确表示反对,德国总理科尔也要求美国慎重行事。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只有同欧洲既合作又竞争,才能在全球化中搞活日本的外交。通过同欧盟合作,给世界造成日本可以信赖的印象,这在外交上有利。通过统计可以知道,在联合国的投票中,日本同欧洲一致的时候比同美国一致的时候多。
              ——2002年日本《外交论坛》月刊7月号

              材料三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念要得到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美国的责任不仅是保护我们的公民和我们的利益,而且还要帮助创造一个新世界,使我们的理想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与美国矛盾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欧洲为什么要“既合作又竞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美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能实现吗?试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世界”
              二战后,人们通常将世界的对抗与矛盾形象地比喻为东西、南北两个坐标轴。日本当代著名理论社会学家厚东洋辅认为,由于东与西、南与北的问题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所以,利用东西和南北这两个坐标轴,我们便不难勾勒出贯穿于19世纪后期及整个20世纪的现代世界的大致轮廓。
              (1)“东与西、南与北的问题”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运用概述的方式,利用东西和南北两个坐标轴,勾勒出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世界的大致轮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713年,法国人圣·皮埃尔在《争取欧洲永远和平方案》中就提出了建立欧洲联盟的设想,主张所有欧洲国家缔结一个永久的盟约,制定并服从共同的法律,组建武装部队来保证盟约及法律的贯彻执行。……但欧洲统一的理想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才得以基本实现。
              ——《欧洲统一历程》

              材料二 欧洲主观统一的轨迹,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从以战争和暴力为手段的统一走向建立在和平和自觉基础上的真正统一;二是欧洲主观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欧洲统一观念从思想家向政治家延伸的过程。
              材料三 正如欧洲学者所指出的:“欧洲国家曾建立起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各国的民族特性就在这些壁垒范围内发展。今天这些边界毫无意义,人员和思想来往畅通无阻……在这样的条件下,民族国家不再是欧洲人至高无上的参考系。”长期以来,战争一直是对民族国家局限的冲击的主要形式。而人类社会的进步则使一体化这种新形式得以产生。克服民族国家的局限性和由这一局限性导致的对抗和冲突,就成为欧洲一体化的深刻动力之一。
              ——《欧洲统一从客观到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建立欧洲联盟的设想最早是基于什么目的而提出来的?标志着欧洲联合迈出第一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提到的“以战争和暴力为手段”来完成欧洲的统一,在20世纪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认为造成欧洲一体化的深刻动力是什么?除此以外你认为促进欧洲一体化的原因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欧洲安全来说,在西方国家看来,北约在这方面的作用是其他组织或国家无法替代的。……1993年1月,美国商务部决定对来自包括欧共体在内的19个国家和地区的钢铁征收反倾销税,欧共体方面指责这一措施是美国“大规模地骚扰”国际钢铁市场的“最新措施”。……1994年,当美国不顾俄罗斯的反对而加速北约东扩时,法国总统希拉克明确表示反对,德国总理科尔也要求美国慎重行事。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只有同欧洲既合作又竞争,才能在全球化中搞活日本的外交……通过同欧盟合作,给世界造成日本可以信赖的印象,这在外交上有利。……通过统计可以知道,在联合国的投票中,日本同欧洲一致的时候比同美国一致的时候多。
              ——2002年日本《外交论坛》月刊7月号

              材料三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念要得到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美国的责任不仅是保护我们的公民和我们的利益,而且还要帮助创造一个新世界,使我们的理想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与美国矛盾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欧洲为什么要“既合作又竞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美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能实现吗?试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述:“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请回答:
              (1)“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