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一 解体了,大国荣耀成为过去,原苏联和东欧地区的某些部分成为冷战后世界动乱的新热点。冷战夺去了美国近10万青年的生命,使美国增加了8万亿美元的国防支出;麦卡锡时代的政治迫害伤害了许多人的事业和生活;巨大的财力消耗在上世纪80年代引发了美国严重的经济萧条。在第三世界,美苏的“代理人战争”无处不在,数以百万人因此而丧命。

              史料二 在美国,仍有一部分政治精英并没有去深刻地反思冷战的残酷与危害,他们将遏制政策作为胜利的原因而非悲剧的起源,以“冷战胜利者”自居,认为冷战结束的原因是美国赢得了胜利。由于这种对重大历史事实的重大误解,导致了美国的错误心态,认为自己的文明形态与制度模式将是人类的最终选择,这种心态错误又导致行为失当,最终酿成恶果。

              史料三 整个上世纪90年代,美国像对待战败国一样对待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对第三世界各国,美国主要用1993年的“华盛顿共识”去“教育”大家,在对外援助中附加种种条件。在巴以争端中,美国更明显地偏袒以色列。美国的错误心态以“霸权主义”的外在形态表现出来,导致了今天的诸多困境,9·11悲剧的根子也由此种下。

              请根据上述史料拟定一个关于“冷战”的主题,并运用史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评述。

            • 2.

              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 3.

              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

              A.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
              B.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
              C.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
              D.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
            • 4.

              1990年绘制在柏林墙残留墙体上的一幅涂鸦作品(MOSCOW、CHINA、EVERYHERE、BERLIN:莫斯科、中国、任何地方、柏林)。这反映了

              A.作者对世界秩序重构的想法
              B.两极格局与冷战正式宣告结束
              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
              D.柏林围墙成为阻碍民主的藩篱
            • 5.

              1991年,苏联解体,这标志着( )

              A.“三国协约”瓦解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瓦解
              D.两极格局结束
            • 6.

              1987年,西德议会批准摇滚明星在离柏林墙不远处的勃兰登堡门举办一场音乐会。西德议会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选民的支持
              B.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C.推动流行音乐的发展
              D.展示西德的经济实力
            • 7.

              下列不属于苏联剧变原因的是

              A.斯大林模式弊端未得到解决
              B.《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签署
              C.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成功实施
              D.长期军备竞赛的影响
            • 8.

              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列宁塑像被推倒、“八一九事件”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苏联的解体
              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C.赫鲁晓夫下台
              D.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
            • 9.

              西方学者认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材料表明:

              A.苏联在欧洲的政治、经济体系崩溃
              B.两极格局瓦解推动经济的“全球化”
              C.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D.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区域集团化趋势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9年,邓小平专门提出对市场经济的看法:“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提并论,这就为十三年以后我们党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以下几方面的指导意义:一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应当是通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需要。二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机制。三是要求我们切实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炎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后我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何深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