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62年5月15日戴高乐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如果欧洲不包括法国人的法国,德国人的德国以及意大利人的意大利,我不相信这个欧洲还能有什么存在的现实性。……现在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不可能有别的欧洲。”由此可见,戴高乐(  )
              ①坚持民族利益至上的国家观           
              ②不满马歇尔计划对法国控制
              ③反对由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④表达对欧洲联合的强烈愿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 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被法国看成是美国埋的“伏兵”,会使美国控制欧共体,并挑战法国地位。1967年英国的申请又遭到法国否决。法国拒绝英国的意图是(  )
              A.强调欧共体的独立地位
              B.保持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C.削弱与英美的经济联系
              D.注重欧共体成员国平等交往
            • 3.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联盟并不十分紧密”。“1962年,法国不再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指挥”,北约组织衰落。这一时期北约组织的衰落体现出
              (  )
              A.战后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C.苏联在冷战中已具有优势地位
              D.西欧政治一体化水平的提高
            • 4. 1950年,法国外长发表声明称“法国政府提议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这一机构同时向欧洲其他国家开放。”联邦德国总理也说该计划“是法国及其外交部长舒曼对德国和欧洲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宽宏大量的步骤。”这意味着(  )
              A.法德历来是欧洲自强合作的典范
              B.法德两国关系从战争转为和平
              C.法德合解的目的在于与美苏抗衡
              D.法德两国的工业革命最终完成
            • 5. 国际规则的制定是近代以来世界整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部分国家的关税率(1913年=100)
              食品半成品制成品
              1927年1931年1927年1931年1927年1931年
              德国12538095153190183
              法国65.518096125153178
              意大利75188114198193286
              ……日本轻纺工业依靠成本优势,加上政府补贴、汇兑贬值、货运费用不合理的降低等,向外倾销……1927年日本棉纺制品出口只有英国的33%,到1935年竟为140%。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实行货币贬值或降低汇率政策,以相对抬高别国商品的价格,从而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货币手段的使用,使世界商战空前激烈。--高德步 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出现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现象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材料二:
              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对美国意味着巨大利益,意味着“超级霸权和超级利益”。戴高乐l965年对美元超级霸权的批评举世知名:“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l971年尼克松摧毁布雷顿森林协议、开启浮动汇率体系之后,“超级特权”和“游戏筹码”竟然象天文数字一般倍增!--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元获得“超级霸权”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元产生的原因。欧元的诞生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四:
              2010年4月26日国际在线报道: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l5.85%,很显然美国仍然努力保留了否决权。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世行投票权的变化说明了哪些问题?
            • 6.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指出:“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在当前,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这表明戴高乐(  )
              A.认为欧洲的恢复和发展需要得到美国的援助
              B.希望进一步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C.主张主权国家是实现欧洲联合的基础
              D.强调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基本前提
            • 7. 法德和解--和解的力量远大于仇恨
                     历史上,欧洲曾是战争最频繁的地区,其极端表现是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欧洲却一反千百年的历史常态,稳步走向了和平与联合,欧洲联合的历史意义,并不限于具体措施的得失,关键在于引发人们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思考。以“法德和解--和解的力量远大于仇恨”为主题,叙述20世纪以来法德关系演变之路以及启示。
            • 8. 1950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对法国思想家和外交家莫内说:“这次任务如果成功的话,我就此生无憾了。”阿登纳所言“这次任务”是(  )
              A.复兴德国,实现国家统一
              B.法德和解,实现煤钢联营
              C.推进和平,消除军国主义
              D.统一市场,推进政治一体
            • 9. 如图反映了美国与西欧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该图说明(  )
              A.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B.“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C.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欧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有过一道修筑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这便是德国境内的“柏林墙”。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一样,均为“冷战”下的产物,又都为水泥所筑,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两条“姊妹墙”。柏林墙是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1970年,虽然东西德之间关系有所改善,东德政府还是把柏林墙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1980年,围墙、电网和堡垒总长达1369千米。除筑墙外还严格限制西柏林与东德之间的人口流动。后根据东、西德政府 1971年12月20日签署的协议,限制略有放宽。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政局剧变。民主德国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于同年11月9日,将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柏林墙(冷战时期最震撼人心的历史和动人心魄的故事)》[英]弗雷德里克•泰勒著刘强译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柏林墙”修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柏林墙被推倒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