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对于参与欧洲一体化,英国的态度前后变化很大.英国曾坚决拒绝卷人任何涉及转让国家主权的欧洲一体化行动.但当舒曼计划公布后,“令英国感到担心的是,戴高乐(法国总统)正在采取行动,企图把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成为欧洲政治经济联盟”.于是决定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六国就英国加人欧洲经济共同体进行谈判.这表明英国(  )
              A.认识到自己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
              B.力求挽回被欧洲大陆国家抛弃的命运
              C.不想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D.借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国际政治地位
            • 2. 1950年英国担心在煤钢方面与欧洲国家合作,会影响到帝国内部的生产与贸易,拒绝加入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谈判;1957年煤钢共同体转变成欧洲经济共同体,英国再次袖手旁观,生怕过多的欧洲色彩会影响它的帝国性质。以上政策(  )
              A.力图阻止西欧走向联合
              B.适应了当时英国经济的发展
              C.维护了英国的国际地位
              D.使英国错失引领欧洲的时机
            • 3. 1963年,德法两国签订《爱丽舍协议》,协议的内容之一是两国共同为中学生编写具有一致内容的历史教科书。这一做法的主要意图是(  )
              A.彻底消除两国在历史认识上的差异
              B.促进法德和解
              C.通过合作在北约内部对抗美国
              D.提升欧盟的合作水平
            • 4.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51年法、意、西德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它改变了不触及国家主权的松散的合作方式,而是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机构,有权决定煤钢生产的价格、原料的分配,对违反规章的企业进行处罚。后来荷兰等国提议将联合扩大到电力、原子能、交通等领域,几经磋商,到1957年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
              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合作的特点及其影响。
            • 5.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6. 如图是某个历史时期欧洲部分地区地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
              A.德意志帝国成立
              B.巴黎和会召开
              C.欧共体成立
              D.苏联解体
            • 7. 20世纪7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阐述他的新东方政策时说到:“把联邦共和国作出有利于西方民主的决定说成是针对中欧和东欧而作出的决定,这也肯定是错误的……德国政府的政策是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材料表明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政治目的是(  )
              A.摆脱北约对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控制
              B.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欧洲政治一体
              C.谋求联邦德国在欧共体的主导地位
              D.消除民族隔阂,谋求德国统一
            • 8. 如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要点应该是(  )
              A.摆脱苏联的经济制裁
              B.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
              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一体化进程部分大事记:
              1967年--欧洲共同体创立,有六个成员国。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2002年1月--欧元正式在欧盟12国流通。
              2003年5月1日--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5个。
              2005年--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了《欧洲宪法条约》,一体化进程陷入僵局。
              2007年12月13日,再次扩大后的27个成员国领导人签署了《里斯本条约》,2009年《里斯本条约》的生效为欧盟重启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法律保障。
              2009年11月19日--欧盟选举赫尔曼•范龙佩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凯瑟琳•阿什顿女士被任命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材料二  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三  欧盟的成立是建立在一系列超国家机构基础上的。比如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等。……由于集体决策机制,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
              -一姜艳霞《从欧洲债务危机看欧元区的制度困境》(1)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造成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制度困境。
              (4)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不少人认为欧洲一体化会出现重大倒退,也有人认为渡过危机后的欧洲,一体化将得到加强。结合上述材料及回答,谈谈你的看法。
            • 10. 在历史上,货币的统一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促进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3)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欧元持续贬值,欧元区各国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泥淖,以致有人甚至在猜测欧盟解体的时间。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陷入困境的欧元区国家提供解决方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