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12月25日,亚投行在法律意义上宣告成立,就好比一家公司获得了营业资格。根据《亚投行协定》,至少有十个签署方已交存批准书、接受书或核准书,且他们初始认缴股本的总和数额不少于认缴股本总额的50%,协定就可以生效。截至去年12月25日,有1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批准了亚投行协定并提交了批准书,他们的股本总和占比达到了50.1%,满足了协定生效的条件。因此,亚投行就算正式成立了。
                 材料二   新华网北京(2016年)1月16日电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于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这也标志着历经800余天筹备,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备工作就此收官,正式开张运营。这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中国外交部此前宣布:(2016年)1月16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并致辞。1月16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理事会成立大会并致辞。
              --根据“中国新闻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词条编辑整理
              请回答:
              (1)有人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是对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与冲击。该秩序是什么?其主要支柱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能够开业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的?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汤因比认为每一个人类“文明”都像一个个生物体一样,都必然要依次经历“生老病死的周期”。似乎这个“定律”就是决定各文明兴衰的最终原因。他由此预言,现存的西方文明也必然像古老的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罗马文明一样,要走向衰亡。
                  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不像汤因比那样,把国家或“文明“兴衰原因笼统地归结为某种宿命论式的“定律”,而是力图进行经验的、实证性的分析。他强调经济状况是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基本因素:“从长远看在每个大国经济的兴衰与其作为一个军事大国(或世界性帝国)的兴衰之间,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联系。”
              --摘编自庞卓恒《从世界历史看文明兴衰规律》
                  根据材料运用历史史实,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可以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中期以来,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试以“大国的兴衰”为主题,自选一个角度拟定论文提纲。
              (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就任美国总统
              1807年,富尔顿的蒸汽轮船试航成功
              1837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19世纪50年代中期,两党对峙格局形成
              1858年,中美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共和党领袖林肯当选总统,共和党首次执政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升空
              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9年,爆发经济危机
              1932年,罗斯福当选总统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随着美国参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去,经济收益的观点得到了扩展,变得更为开明,更加从长期的收益出发--因此也变得更加强大而有力。美国以其占据压倒优势的债权国地位获得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控制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演进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债务的盟国间的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的“美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成为经济霸主的?
            • 5. 历史上的货币流通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
              材料一 沃德•巴特雷在《1450~1800年世界银块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材料三 希腊债务危机刚刚步入尾声,爱尔兰债务问题再度拉响“警报”。彭博社(2010年)11月13日报道,欧盟目前正游说爱尔兰政府接受来自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联合援助……《中国新闻周刊•欧洲到了抉择时刻》报道:2010年12月7日,欧盟同意为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贷款。
              材料四《中国财经报》曾报道:“欧债危机令欧元命悬一线。”而何伟文则持相反的观点,他在《欧元不可能崩溃》一文中阐述:“由于欧盟对世界经济和货币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得不竭尽全力。加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手,至少目前为止,仍然基本上可以稳住欧元……欧元的最终前景,则是确信无疑的。”
              请回答:
              (1)在新航路开辟问题上,有人形象地比喻西班牙“替人做嫁衣裳”,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含义。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流入西欧诸国的36亿比索的白银“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从材料中的三个时代背景分析美元发生变化的原因。
              (4)材料三所述欧洲债务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现象?材料四给出了哪些“欧元不可能崩溃”的理由?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到“二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贸易、金融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以及国外殖民地联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使外汇交易向有利于这些大国的方向发展。--《世界通史资料汇编》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经济发展史》(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大国为改变这一局面所作出的努力。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 7. “统一”在辞典中解释为(1)合成整体,与“分裂”相对;(2)归于一致,与“分歧”相对。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统一”的话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国古代史中,主要的统一时期有哪些?
              (2)不同阵营之间经常存在分歧与矛盾,但有时也归于一致。请用史实说明,二战期间及二战后,美苏归于一致及分歧矛盾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分歧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3)同一阵营内部,也会有分歧矛盾。试用史实说明,二十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存在的分歧矛盾。
              (4)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简述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祖国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 8. 改善民主,是自古以来中外政府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则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君道》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富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民生观。
              材料二  2010年9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力促公租房建设。2010年9月29日,财政部等三部门下发《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实行税收优惠。2010年11月2日,财政部等四部门下发《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公积金贷款购房的首付比例作出规定,并停止第三套及以上住房公积金贷款。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及其原因。
              材料三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政府在民生方面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析其影响
              材料四   1933年,在美国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二十多万头大猪和六百多万头小猪。
              ---节选人教版必修二课本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府毁坏农产品的做法的目的及其特点。
              材料五  当年“专家相信,资本主义制度有一种自动机制能治愈其全部疾病,包括失业问题。今天,相信那个自动机制的人不多了”。
              ---节选自(美)莱维•巴特拉《1990年的大萧条》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特拉为什么说“今天,相信那个自动机制的人不多了”?
            • 9. 人类有共同的追求,也有共同的价值。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年,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在其代表作《美国世纪》中这样描述“美国梦”:“它是让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生活得更好、更富裕的梦想,让每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并取得相应成就”。
                  材料二  我的这个理想主要来源于美国的梦想。我梦想将来有一天我们这个国家挺身屹立,真正实践它的这一信条,即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自明的,所有的人生来平等。
              --1963年,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材料三  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易中天《中国梦》
              (1)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在近现代历史中,美国通过哪些制度创新实现了“美国梦”?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金梦想诉求是什么?结合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简要分析。
              (3)据材料,指出美国梦和当代中国梦的共同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840至1949年,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过哪些探索和抗争?
              (4)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中国梦”在经济、文化方面的重要举措。
            • 10.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渐形成密不可分的世界体系,它的形成与演变历程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示。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世界经济体系并非总是处于静止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倾向于获取更大的空间。从16世纪开始,首先成为依附性地区的是南美洲、西印度群岛、北美洲部分地区和西非的一些地区,后来,这个行列不断地扩大。----[美]皮特•N.斯特惠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材料三 主导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是国际性的。……大萧条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中的新问题,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衰弱也是原因之一。结果是一场几乎给每一个社会都带来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全球范围的崩溃…….-----[美]皮特•N.斯特惠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基本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哪些重大的进步影响。
              (2)据材料二、三,指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并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社会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对世界经济体系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