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好”在

              ①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②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③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④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

              1947年联合国大会上苏联代表发言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工具          ②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④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④
            • 3.

              (26分)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它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鼎四年(前115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秦汉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纸币——交子。明初,白银普遍流通,一两白银值铜钱1000文。

              (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演变趋势?(5分)简要说明哪些社会需求推动了货币的发展变化? (3分)

              材料二 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货币制度混乱,货币种类繁多,铜币贬值,地方钞券滥发无度。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货物滞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并规定其他发行银行原有流通市面的钞票,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凡手中持有的银币或生银应到指定银行兑换;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到1936年底,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4分)试从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角度简要评价其历史作用。(4分)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金融措施简表

              法案或政策

              时间

              核心内容

              《紧急银行法案》

              1933年3月9日 

              授权总统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建立由财政部监管银行的健全系统。

              《1933年银行法》

              1933年6月16日 

              建立由联邦政府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实行联邦存款保险制度。

              《1933年证券法》

              1933年5月27日 

              要求公开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公司管理人员的姓名与薪资、交易证券的公司,以给投资者更大的信心。

              放弃金本位制度

              1933年4月5日 

              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元停止兑换黄金。

              1933年4月19日 

              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度。

              美元贬值

              1934年1月10日 

              美元贬值40.94%,以增强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刺激出口,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3)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在金融领域采取措施的主要特点。(4分)从中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说明美国怎样确立在世界金融秩序的地位。(4分) 

               

            • 4.

              1944 年7 月,孔祥熙发给蒋介石密电:“英、美 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与这封密电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5.

              (22分)“二战”后的世界是一个“精彩”与“无奈”并存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出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在经济上的哪些意图?(4分)为此,美国对欧洲采取了什么重要的经济举措?(1分)

              材料二  雅尔塔体制既是大国对战后世界所做的安排,是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如美苏势力范围划分)、政治体制(如联合国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经济体制(WB、IMF、GATT)的总称,那么,我们据此得出的结论就应该是雅尔塔体制没有瓦解。即使苏联解体了,雅尔塔体制仍然在规范着世界政治、经济运转秩序。

              (据杨和平《雅尔塔体制瓦解质疑》)

              (2)雅尔塔体制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2分)近年我国学术界对雅尔塔体制主要有“已经瓦解”、“依然存在”两种观点,你倾向于哪一种?试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理由。(5分)

              材料三

               

              (3)二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试从图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0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6.

              (18分)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这句话。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

              年代

              中国

              英国

              西班牙

              1580

              1:5.5

              1:11.7

              1:12.12

              1635

              1:10

              1:13

              1:13.13

              1637

              1:13

              1:13.5

              1:13.13—15.45

                               ——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

                 材料二   (西班牙所属)美洲年均金银出口额,1500-1545年为300万皮亚斯特(计量单位), 1600-1700年为1600万皮亚斯特……300年间增长了11倍。整个殖民地时期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了250万公斤黄金和1亿公斤白银。

              ——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发生什么变化?(2分)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3分)

               

              材料三  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黄金、白银、英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

                                        ——据宋泓均  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材料四   当然,对于货币领袖这样的地位,任何国家都会觊觎。美元是否能够打破英镑盛极而衰的宿命,形成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长久主导权?美元如日中天,甚至出现“美元荒”时,有人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而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美元态势减弱时,有人说,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

                                      ——据宋泓均  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2)19世纪上半期,英镑确立了霸主地位,世界货币进入了英镑世纪。简要说明英镑确立霸主地位的原因。(3分)

               

              (3)20世纪40年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是怎样确立的?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有利条件。(7分)

               

              (4)材料四中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和“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3分)

               

               

            • 7.

               “萨科齐不是疯子也不是傻瓜,如果还有别的选择,他不会用退休制度改革来得罪他的选民。”那么促使萨科齐改革退休制度的原因有                        (    )

                  ①法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    ②法国的国家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③法国青年一代对未来缺乏信心。      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8.

               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经济”时代,下列有关美国“新经济”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持续增长
              B.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
              C.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依然并存
            • 9.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 10.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二战后初期,体现以上思想的经济领域中的合作有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