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年12月25日,由中国倡议、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亚投行的创建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国际认可。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C.美国企图建立两极格局
              D.霸权主义被遏制
            • 2.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国 际贸易的増速。从1980年到1989年,国际贸易总额由19966亿美元增加到30165亿美元, 增长了 51.1%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由481亿美元增加到1903亿美元,增长了 3倍。 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西方国家资本国际化加速发展
              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C.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升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 3. 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000万双,每年都推出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它突出地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中(  )
              A.经济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
              C.贸易自由化
              D.经济流动化
            • 4. 西方学者认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材料表明(  )
              A.苏联在欧洲的政治、经济体系崩溃
              B.两极格局瓦解推动经济的“全球化”
              C.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D.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区域集团化趋势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走向联合(如图所示)

              材料二  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向来充满波折。面时西欧联合趁势,一向傲慢自大的英国采取了不合作、不参与的孤立主义姿态,直到1973年,英国才正式成为欧洲共同体成员。近年来,随着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加快,英国社会中的疑欧、脱欧情绪更加明显。英国方面希望的改革包括:政治方面,“收回”部分立法自主权,阻止一些不受欢迎的欧里法现在英国实施;经济方面,减少欧盟在经贸领域的官僚主义和过度干预,确保伦敦金融城地位,允许英国与美国、亚洲等城外经济体自主发展贸易关系;移民方面,阻止欧盟新成员国移民大举涌入;司法方面。免受欧洲人权法院的“不必要干预”。然而,在欧盟内部,法国和德国这两个重量级成员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英国以“欧盟拒绝改革”为借口任性“退群”的。
              --新华网《女王宣布英国“脱欧”安排》2015年05月29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世界文明交流、促进整体世界形成为视角,对四幅图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简要解读。
              (2)如果你是英国公民,“脱欧”公投时你会做何选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 6. 2016年9月4~5日G20领导人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办。G20诞生于1999年,又称二十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由此推断G20建立的时代背景是(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 7.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
              A.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B.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改善
            • 8. 2015 年10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召开全体会议,与会的各国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以及专家学者等就世界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协调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表明(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解决贸易争端
              B.世界银行宗旨是协调世界经济宏观政策
              C.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D.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休戚相关
            • 9. 玩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相应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姜俊彦留学日本归沪,在上海开设大中华工场,用进口原料生产彩色乒乓球、洋囡囡等玩具。随后,先施、永安等大型百货公司也自设工场,仿制、销售英国货荡马、童车,并有配套生产零部件的作坊。这些作坊看到利润可观,于是相继脱离先施等公司,独立设计研发生产玩具,并逐渐发展为儿童玩具的制造工厂,从业人数近百人。
              上海爱国玩具厂诞生于1919 年,以“赤心爱国牌”作为商标,专门制作铁皮机动玩具。爱国玩具厂于 1920 年代生产的铁皮鼓,印有“勿忘国耻”字样。
              1931 年,上海市有玩具厂43 家,从业人员近千人。1934 年,康元制罐厂设立玩具部生产金属玩具,雇工100多人,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玩具制造厂。1937 年八一三事变后,康元制罐厂被日机炸毁,一批中小玩具厂也先后倒闭。1949年5月,全市有玩具厂约30家,从业人员200余人。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为视角,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二  解放后,政府决定兴办玩具工业,部分企业迅速恢复生产,一批家庭手工业作坊开办……1956年,个体手工业户和作坊组成26家生产合作社,10多家私营玩具厂公私合营,组成7家中心厂。1958年,玩具被列为全市轻工业重点发展行业之一。
              --《上海通志》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对上海玩具行业改造的两种形式及其实质。
              材料三  中国是当今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和出口国。全球约有70%以上的玩具是在中国生产的。
              设计生产芭比娃娃的Mattel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在中国的深圳、东莞等地设有分公司。1996年美国《洛杉矶时报》曾刊登一篇文章:在美国,一个芭比娃娃售价为9.99美元,从中国进口时的计价为2美元。在进口的2美元中,1美元为运输与管理费用,其余65美分是原材料,35美分是中国的劳务成本。在65美分的原材料中,石油产自沙特,经美国德州等地精炼后为乙烯,由台湾加工成乙烯基塑料颗粒,然后制成芭比娃娃的身体;日本提供尼龙制的头发;美国生产硬纸包装盒。每个国家都分走一块。

              (3)结合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请你为中国玩具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 10. 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发展进程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据材料一,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 对华贸易在18世纪开始深入中国腹地。随着欧洲需求迅速增长,茶园的面积不断扩大,这就往往损害棉花种植,造成棉花匮乏。到19世纪,棉花需由印度供给,这对印度,即对英国,是个平衡对华贸易差额的机会。致命的打击从1780年开始,印度鸦片运到中国。中国贸易收入从此化为袅袅青烟。可这是什么样的烟哪!大致在1820年左右,贸易盈亏颠倒了过来,鸦片战争确定了一演变方向,从此开始的多灾多难的不平等条约时代将延续整整一个世纪。--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促使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与全球化”为主题解读材料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