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91年3月2日《解放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形势下,我们要防止陷入‘新的思想停滞’”。这篇文章发表的背景是

              A.国际局势出现重大变化
              B.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
              C.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
              D.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2.

              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

              A.军事力量薄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违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科  20世纪世界交往的方式有战争与和平交往两种方式。在和平交往中,有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军事交往、思想文化交往等,其中民间交往与官方交往互相促进,双边交往与多边交往相互补充。20世纪世界交往的突出特点是它的两重性:一方面社会交往推动了先进生产力的传播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世界交往中的不平等状况,阻碍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破坏了正常的世界交往……破坏正常的世界交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利益需要维护,以致出现矛盾甚至冲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本国商品和资本所到之处,都看成其国家利益所在,要求别国服从它的利益,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加以维护,从而引发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国家之间也会产生敌对情绪;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强大力量为后盾,推行对自身有利的交往;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是世界交往的严重障碍。

              ——摘编自李植《研究20世纪世界史的若干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在20世纪世界交往中的活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9年,邓小平专门提出对市场经济的看法:“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提并论,这就为十三年以后我们党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以下几方面的指导意义:一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应当是通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需要。二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机制。三是要求我们切实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炎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后我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何深化。

            • 5.

              据资料记载,截止到1990年,国与国之间的优惠贸易协定只有46个,1990年后迅速增加,到2008年底增加到213个。这种变化是因为( )

              A.世界贸易组织的成
              B.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
              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经济区域化的持续发展
            • 6.

              “(冷战后)传统的权力政治这个现实主义的根本理念正在逐渐淡化,过去以大国权力为基础的‘极’国际格局将不可避免地被不同性质、不同功能和不同类别的行为体共同作用的‘元’国际格局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冷战后

              A.全球和平发展是主题
              B.美苏国际地位下降
              C.国家力量的对抗减弱
              D.世界多极格局加强
            • 7.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科兹曾对苏联解体原因作出以下解释:“苏共上层精英中,76.7%赞成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这些掌权者最终认识到,维护社会主义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符合自己利益的是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据此分析,大卫•科兹的意思是

              A.资本主义模式优于社会主义模式
              B.苏共上层精英们意识形态的蜕变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C.苏联解体证明社会主义行不通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误造成了苏联的解体
            • 8.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冷战指的是从1945年至1991年间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所进行的激烈对抗。这两大洲的巨人间没有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因而“冷战”这一描述是很准确的。现在,一切都已过去,其结果已众所周知,如果把这一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由于德国分裂和1945年东欧建立起了以前苏联为首的阵营,冷战在欧洲开始形成。随着1989年以前苏联为首的阵营崩溃、1990年德国恢复统一以及1991年前苏联自身最终解体,冷战宣告结束。

              ——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与苏联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作者关于“冷战”的观点。

            • 9.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90年10月,两德统一是二战以来最重大的国际政治事件之一,而其统一模式是东德并入西德。作为国际法上平等的两个主权国家,两德在经济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差异明显;西德能如此迅速地将位于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东德并入自己版图,其原因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郑亚珍:《浅析两德统一模式形成的深层原因》

              材料二 东西德铢钢、高纯度煤产量比较(单位:百万吨)

              产品

              铢钢产量

              高纯度煤产量

              年份

              国别

              1950

              1960

              1970

              1980

              1988

              1950

              1960

              1970

              1979

              联邦德国

              9473

              25739

              33627

              33873

              33016

              111

              142

              111

              86.3

              民主德国

              337

              1995

              1994

              2458

              2103

              27

              1.0

              0.1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东德并入西德的原因。


              (2)德国的统一对中国有怎样的启示?

            • 10.

              2005年5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普京总统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导致苏联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根本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B.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D.民族问题是毁灭联盟的火药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