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嘉庆年间,查处的大贪官和珅的财产中,包括洋货店2家,自鸣钟38座,洋表500只,哔叽200板。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
              A.中外贸易十分频繁B.西学东渐局面持续发展
              C.中西交流未完全断绝D.外商以行贿手段打开中国市场
            • 2.
              19世纪70年代以后科技发展的显著特点是                         (    )
              A.电力的广泛运用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
              C.原子能和航天工业的出现D.新的通讯手段的发明
            • 3.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各项中,直接促成右图所示行政区划制度形成的是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B.中央集权理论
              C.民主集中制原则D.“一国两制”构想
              小题2:1992年3月24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文,披露邓小平南巡讲话主要内容。邓小平讲话精神为当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基调这次大会是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 4.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这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A.官方交流B.高层互访  C.以民促官D.经贸引路
            • 5.
              20世纪70年代的一位美国总统表示:“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请问驱使他来中国的主要动力是(    )
              A.对中国博大文化的敬仰B.急于打开中国市场
              C.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D.美国民众的呼声
            • 6.
              《韩非子·奸劫弑臣》说:“世主美仁义之名而不察其实,是以大者国亡身死,小者地削主卑。何以明之?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哀怜百姓不忍诛罚者,此世之所谓惠爱也。夫有施与贫困则无功者得赏,不忍诛罚则暴乱者不止……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材料中体现出韩非子的主张是(  )
              A.君主要依法国B.人民要服从君主的绝对领导
              C.君主要严刑峻法统治国家D.君主要以权威来震摄臣民
            • 7.
              有的农民说,“学了总路线,脑筋开窃了,心眼也亮了”“为了过更好的光景,实现工业化,一定要多卖余粮给国家”。农民发出这一心声的背景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实施“一五”计划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全面实施改革开放
            • 8.
              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看到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B.一对农村男女正举行文明婚礼
              C.看到中国人在西餐馆就餐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 9.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对图表反映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
              300
              1700
              1850
              720
              2880
              A.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B.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工业革命推动人口结构变化         D.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发展扩大
            • 10.
              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
              A.强调“大一统”B.主张顺应自然C.推崇法的作用D.相信天人感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