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现代史,可能会对20世纪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3)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结合1840-1919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方面是如何实现转型的。
              (4)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请分别结合古代雅典、近代英国的政治文明实例,分析其主要特征并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对两者利与弊的基本看法。
            • 2. 规则是社会体系的基本因素,是人类交往和合作的基础。市场经济运行也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和规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及签订集体合同事宜。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材料二 鉴于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便利国与国之间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和保持经济健康增长的体制,鉴于主要目标是继续发展保持金融和经济稳定所必要的有秩序的基本条件,各会员国保证同基金和其他会员国进行合作,以保证有秩序的外汇安排,并促进一个稳定的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4年)
              材料三 世界贸易组织8月31日就巴西和美国之间持续多年的棉花补贴争端案作出最后裁决,认定美国为其国内棉农提供巨额补贴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贸易规则,并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措施。……此次世贸组织的裁决虽然并没有完全满足巴西的愿望,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裁决可能影响到其他棉花种植国家,因此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美国的补贴政策帮助美国生产商以低于外国竞争者的价格销售产品,此种不公平行为压低了世界市场的价格,对巴西和其他地区的棉花生产商构成了双重打击。
              --《新华月报(记录)世贸组织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2009年第10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中复兴工业的主要措施。从中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怎样的“汇率制度”以达到“稳定”的?
              (3)据材料三概括世贸组织的职能。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两个组织构建世界经济体系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 3. 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之争是世界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永恒话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9年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的网络。
              --彼得•马赛厄斯  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路易斯•道格拉斯认为托马斯修正案(注:该法案授权总统增加联邦储备票据与存款以及美国货币,其总量几乎使美国高能货币量翻了一番)标志着“我们所知的西方文明的终结”。
              --彼得•马赛厄斯  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1996~2006 年世界总产出与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对比

              --联合国《2005~2006 年世界经济概览》
                  材料四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自贸区自挂牌运行一年多以来,海关系统已经在全国的特殊监管区推广复制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23条基本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新华网(2015 年01月13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航海条例在英国发展史上的作用,并分析英国后来废除航海条例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马斯修正案出台的主要背景及其所反映的实质,并指出该措施对美国经济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举措。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对世界市场的认识。
            • 4. 实施正确的经济政策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全面地、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以后,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
              --人民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1930~1932 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金融已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之一了。
              --《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947 年4月,23个国家签订了123项双边减让关税协议。这些双边协议被汇编成一个单一文件,称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四  美国和欧共体虽然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对象,但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欧共体指责美国实行高关税壁垒,而美国认为欧共体是实行贸易歧视政策。双方在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进行了七轮激烈的谈判,到1979 年完成《东京回合》,决定发达国家将关税都降至5%的水平,以实现自由贸易的目标。
              --《世界现代史》
                  材料五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的自由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西欧国家调整外贸政策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这一政策的背景和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关贸总协定成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矛盾斗争的社会根源。
              (4)据材料五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综上所述,归纳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
            • 5. 放眼世界,打造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升级版。
              “啄序”是啄食顺序的简称,指群居动物通过争斗获取优先权和较高地位等级的自然现象。群居动物(如鸡等禽类)中存在着等级,等级高的动物有优先权,如果有地位较低的动物先去取食,会被地位高的动物啄咬。有趣的是,“啄序”概念,现在也被用于贸易理论研究中了(如图)。

              注:离岸外包,是企业(跨国公司较多)利用国外资源和企业外部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将生产和服务委托给一些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所进行的一种产业转移。
              (1)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可以怎样借鉴“啄序”理论。
                  智库也称“思想库”,它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例如,某智库在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中提出,2014年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分水岭,法律风险已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等等。
              近年来,我国一些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发挥智库作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吸纳专家合理研究成果,并及时转化为具体措施。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为什么需要我国的智库出谋划策。
                  世贸组织规则体系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为解决我国贸易政策与世贸规则不相符合的问题,中央政府已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已清理地方性政策和法规19万多件。中国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履行入世承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促进贸易政策符合世贸规则。
              (3)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贸易政策“符合世贸规则”工作的必要性。
            • 6. 材料一2013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系列会议10月6日在印尼旅游胜地巴厘岛举行,今年会议主题为“活力亚太,全球引擎”,主要议题包括实现茂物目标、可持续和公平增长、亚太互联互通等。此外,各方较为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多边贸易体制、经济结构改革等问题。
              材料二 本年度APEC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由于国内“关门”事件被迫取消了参加APEC领导人峰会的计划。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当地时间10月16日通过了联邦政府临时拨款议案,给予联邦政府各部门预算运营至2014年1月15日。这意味着从10月1日开始的联邦政府关门的尴尬暂告一段落。不少分析人士认为,16日通过的议案并未解决两党关于新财年预算的分歧,两党短期内恐将还有财政之争。美国联邦政府在几个月后将再次面临“关门”和陷入“政治瘫痪”的危险。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美国联邦政府面临陷入“政治瘫痪”危险的原因。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刺激了人类向海外开拓的愿望,打破了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各民族的往来替代了各自的自给自足状态。……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殖民者和商人开始进入美洲、亚洲和非洲,他们以暴力和欺诈的手段进行着洲际间的贸易,大量开掘和掠夺当地的资源。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1)面对地理大发现后的国际形势,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影响如何?
                  【材料二】 如果说(近代以来)我们确曾有过“机遇期”的话,……19世纪60、70年代的“同光中兴”(同治到光绪年间)大概可算一次。
              --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2)面对19世纪60、70年代的“机遇期”,清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有何影响?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富强,只有开放兼容。经济全球化符合我国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诉求。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姜智红《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
            • 8. 人类历史发展是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联系的过程。

              (1)观察地图,指出1500年以后的商队路线与唐朝时期的交通线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到1914年以前铺成的海底电缆长达51.6万公里,因而加强了大陆与大陆之间的电报联系。……这个时期有3万艘商船……往来运货于世界各地。各大洲也建成了横贯大陆的铁路…….一个国家举行的博览会,可以有世界“万国”参加。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中国读者可以读到英国哲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或代议制可以对东方国家……发生影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2)依据所学知识,评价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
              中国与“世贸”关系大事年表(部分)
              阶段时    间概                 况
              11947年关贸总协定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中国是创始国之一。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台湾当局占据关贸总协定中的中国席位。
              1971年总协定取消台湾的观察员资格。
              3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申请。
              1995年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
              (3)根据上表,为每阶段起一个名称。选取其中一个阶段,分析相关的历史背景。
            • 9.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有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二次大战后,“美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1947年,筹组了一个多边性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主张大幅度削减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目的是大量输出美国商品,趁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对手之时抢占国际市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
              (摘自李景治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4年世界贸易纽织成立,取代了“关贸总协定”。
              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战后初期的“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作用的不同,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 10.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遍布于太平洋周围,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经济体。近年来,该组织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亚太经合组织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问题,在消除经济技术合作障碍、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难以达成共识。
              201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1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讨论了所有成员关心的“如何走出衰退、进入新的经济循环冶议题。中国强调,各成员应通过此次会议努力推动亚太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经济技术合作,实现各成员平等互利。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多年来,日益扮演着重要角色。
              (1)依据国际组织的分类方法,列举材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分别属于何种类型。
              (2)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如何推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走出衰退、进入新的经济循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