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 2.

              20 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

              A.1949 年
              B.1952 年
              C.1954 年
              D.1956 年
            • 3.

              下列哪一事件为我国的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A.抗日战争胜利
              B.解放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4.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表明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  )

              A.民主共和国
              B.新民主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共产主义国家
            • 5.

              材料一 1910年,陆士谔完成了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在小说里,主人公与妻子游历上海,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毕恭毕敬。街头的新生事物则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接到对岸浦东。”妻子告诉他,这是二十年前,在浦东开博览会的时候建造的。因为开了博览会,“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的与上海差不多了。”小说结尾,主人公被门槛绊了一跤,就此跌醒,方知是梦幻一场。——摘编自《百年世博梦》

              材料二 

              年份

              文件

              内容摘要

              1853

              《天朝田亩制度》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的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芝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1923

              《中国国民党宣言》

              清查户口,整理耕地,调正粮食之产销,以谋民食之均足。

              制定工人保护法,以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的状况,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

              材料三 1953~1957年是新中国革命立国时代的重要阶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学习时报》

              材料四 

              (1)据材料一,概括主人公梦中“新中国”的面貌,从小说中可见作者怎样的情怀?(6分)

              (2)据材料二,归纳两个文件内容关注的共同问题。分别指出以上纲领性文件出台的主要原因。(7分)

              (3)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1953~1957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是如何“革命立国”的。(6分)

              (4)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有利的条件。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中国梦”的轨迹。(6分)

               

            • 6.

              某同学收集了一枚纪念章,同学们观看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新政府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B.中国成为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D.港澳地区派人参加了新政府建设
            • 7.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大总统誓词        新中国成立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 8.

              《共同纲领》第十七条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该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源自

              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
              C.五四运动
              D.解放战争
            • 9.

              图1和图2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

                  图1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图2 开国大典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 10.

              某报纸报道:“(新中国的成立)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对该报道的解读,正确的是

              A.欢呼新政权的诞生
              B.改变了亚洲政治版图
              C.带有明显的反华倾向
              D.反映苏联的官方态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