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1)依据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有何显著特点?
                 材料二《汉书》“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表明秦朝将新创的制度推向全国。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秦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材料三 同盟会宣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表明资产阶级要用近代政治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3)指出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并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四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职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国务院
              党派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共产党1329126
              民主党及无
              党派人士
              0327026
              (4)材料四反映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些内容?
              (5)结合材料一与材料四,简要比较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的异同。
            • 2. 法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进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社会是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律,全书30卷460条,分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等七律,具体内容如下
              结构主要内容备注
              名例律刑名和法例的简称,为以下吏、户、礼、兵、刑、工六律的总纲,共 1卷47条,包括五刑、十恶、八议、自首、并合论罪等。《大明律》 把谋反、谋大 逆、 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 不睦、不义、内乱定为“十恶”,凡犯“十恶”之条者皆从重治罪,并且遇赦不赦。
              吏律有关官吏公务的法规,分《职制》与《公式》两卷共33条。《职制》是关于官吏职司的规定,《公式》是官吏应遵循的办事规程。
              户律共7卷95条,规定户役、田宅、婚姻、仓库、课程(犯私盐、私茶、私矾及匿税)、钱债(债务、据别人寄存财物为己有、非法取得遗失物品)、市廛(市场管理)等。
              礼律关于违反礼制的刑罚规定。分《祭祀》、《仪制》两卷,共
              26条。
              兵律有关兵事的条款,共5卷75条。
              刑律关于各篇以外的刑事犯罪的处罚以及诉讼、捕亡、断狱原则及制度的规定。共11卷171条。
              工律有关工程方面的条款,分《营造》与《河防》两卷,共13条。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明律》的主要特点,并据此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
              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
              第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
              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
              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力。
              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
              第6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
              第7条规定宪法经9个州批准后生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美国民主政治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相比,在形式上与地域上有何创新之处?概括指出美国维护民主制度的方式,并指出其确立的主要意义。
                  材料三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3)材料三中约翰•奈斯比特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成果简要说明作者的观点。
            • 3. 政治制度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如图1、2、3所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 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材料二中所指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通过自我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列宁《国家与革命》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4)材料四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  理’,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作者的此观点说明了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 4. 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根据地的各级领导机关非常重视乡政权的建设,乡工农兵代表会议设立了经常的或临时的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这种委员会的参加者都是不脱产的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红色政权通过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把工农群众的优秀代表选拔到各级政权机关,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
              (1)据材料一指出,革命根据地是如何加强政权建设的?
              材料二  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人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由人民选举产生,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性别、信仰、党派、文化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陈先初《从三三制看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2)材料二中“三三制”政权的组成体现了什么特点?这一政权的建立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一种民主模式的相对优缺点,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多元性、种族分化程度和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格拉底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并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史实举例说明。
            • 5. “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社会载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公民”“公民社会”的有关问题: 
              材料一  公民概念最早产生于古代希腊。古希腊的“公民”一词来源于“城邦”,原意是“属于城邦的人”。古代社会中后期,“臣民”概念取代了“公民”概念。 
              材料二  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连。“民主”一词在中国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大意是:暴君夏桀不配做民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三  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开始形成于15世纪后,随着自由市民的产生,17-19世纪在维护市民利益的民族国家运动和争取公民政治权利斗争冲击下,受法国影响最终有了今日之含义。 
              材料四  在中国,“公民”作为外来语是在辛亥革命前后由西方传入的,而在法律文件中正式统一使用“公民”概念,则要到新中国建立以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公民社会”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臣民”与“公民”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中国和西方赋予“民主”一词的不同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列举两部欧美在争取公民政治权利斗争中提出或颁布的文献成果。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现代中国实行了哪些制度?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公民社会”的认识。
            • 6.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 1787年美国国会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
              材料三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迫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国歌所称“东亚开化中华早”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如何理解《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材料四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建国后新中国为避免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推行了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之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