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 2. 以下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的三幅图片,如果根据说明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最佳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

              [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
              C.民主政治的光辉历程  
              D.人民代表,百姓的代言人
            • 3. 2005年10月19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认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新型人民民主制度的最终确立是在
              [     ]

              A.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B.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召开
              C.1954年中国第一届人大的召开
              D.1958年中共“八大”召开
            • 4.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 5. 建国初期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 6.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 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示
              [     ]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材料四: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材料一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罗马法最终完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其标志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3)材料三出自哪部文件?辛亥革命建立了20世纪初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指的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确立了哪些民主制度? 
                                                                                                                                               
            • 8. 建国以来,我国建立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包括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④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 9. 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1)概括材料一中粱启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怎样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90年代,中共完善民主制度的典型做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