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三百多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四千多项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 2.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 3. 1953年l月l日,《人民日报》在《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元旦社论里,把“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作为三项伟大任务,向全国公布。材料表明新中国在政治上的时代主题是(  )
              A.发展多党协商政治制度
              B.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 4.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  )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 5. “如果把……比作一个战役的话,那么,1949年9月召开的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则是完成了战役的方针、原则、战略部署的制定工作;而1954年9月召开的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及其以前的选举代表等,只是组织实施战役计划的具体执行工作。”材料中的……省略的内容应该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主协商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6. 1949年到195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动和变革不包括(  )
              A.全国领土已基本解放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C.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初步建立了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 8.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强调:“为了保障人 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此国家(  )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结束了“文革”
              D.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9. “‘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诗赞颂的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0. 有人说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政治协商制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