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依据下表所列法律文献内容摘要,指出法律文献的名称及其颁布的意义。(16分)

              法律文献

              内容摘要

              法律文献

              名 称

              法律文献

              颁布意义

              第三表 执行

              二、……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三、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

              1、(1)(2分)

              1、(2)(2分)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匡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2、(1)(2分)

              2、(2)(2分)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3、(1)(2分)

              3、(2)(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1)(2分)

              4、(2)(2分)

               

               

            • 2.

              有位被邓小平称为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伟大战士的革命家,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这位先生是(  )

               

            • 3.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 4.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关于三部文献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图A                      图B                       图C

              A.图A颁布于1912年
              B.图B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
              C.图C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 5.

               1953年12月,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九十多岁,到过许多国家,没有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这次选举大会

              A.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落实了新政协《共同纲领》的规定
            • 6.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它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 7.

              1957年,周恩来在民族工作座谈会上:“中国的民族宜合不宜分。我们应当强调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反对民族分裂,民族‘单干’。……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建立起我们宪法上所要求的各民族真正平等友爱的大家庭。”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道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本质
              B.指出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C.推动了爱国统一战线的迅速发展
              D.蕴含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地位
            • 8.

              1949年10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宣布成立,其人员组成情况如下表:

              类别

              副总理

              政务院领导成员

              政务院下属机构正副职

              总人数

              4人

              21人

              109人

              民主人士数

              2人

              11人

              49人(其中15人为正职)

               

               

               

               

              这说明了(    )

              A.没有民主党派的参与就不能建立新中国
              B.成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有益尝试
              C.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D.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推行
            • 9.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某导演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

              A.区域自治开新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B.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D.独立自主,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条,第一项,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国会。

              ……第七项,凡通过众议院及参议院之法案,应于成为法律前呈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如批准该项法案,即应签署之,否则退还之。……

              第二条,第一项,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任期为四年。……

              第三条,第一项,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其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非玩忽职守,得终身任职。……”

              ——引自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信仰等自由;……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社会主义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所有制。苏联社会主义所有制表现为两种形式:国家财产(全民财产);合作化集体农庄财产(各集体农庄财产、各合作社财产)。

              ──《1936年苏联宪法》

              材料四: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杜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第六条,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两个文件在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置上和体现的政体上有何相同点?其意义何在?(6分)

              (2)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二,两个文件反映的政权性质有何不同?在维护民主权利方面哪一个文件的作用更大?说明理由。(6分)

              (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在这两个宪法的影响下,两国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共同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体制对民主法制建设有何负面影响?我们应吸取怎样的教训?(5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