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化大革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它开始于(   )。

              A.1956年
              B.1966年
              C.1976年
              D.1978年
            • 2.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很大的挫折。特别是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之所以会出现文革这样的全民族浩劫,是因为
              A.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速度过于迟缓
              B.苏联的横加干涉,对中国内政的极大影响
              C.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对中国所产生的局部消极影响
              D.缺乏民主监督和法律制约,个人意志取代了国家法律

               

            • 3.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5年北京的中学教材中,描写孔子内容的一章标题是“孔丘顽固地维护奴隶制”,充溢着“恶毒”“恶狠狠地”“极其凶残地”“大草包”“寄生虫”“吸血鬼”“丧家狗”等形容词,还要加上一句:“刘少奇、林彪,和历代反动派一样,是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

                   1978年3月的全国通用初中历史教科书第一册中,“孔老二”这一侮辱性称呼不见了,关于孔子的章节,标题很谨慎:“孔子的反动思想”。

                   1992年,王宏志主编的全国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孔子已成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还增加了画像、语录等诸多正面肯定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任两种现象,试分别说明教科书对孔子的评价并加以解读。

            • 4. 38.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近现代中国人努力追求建立民主和法治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前期,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为实现民主政治分别有何重大实践?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了建设法制化国家颁布了哪一重要文献?(3分)

              (2)新中国初期,在法制和政党制度建设方面分别取得了哪些成就?“文革”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这给我们怎样的深刻教训?(3分)

              (3)新时期,我国加快了法制建设步伐。指出这一时期在立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并指出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2分)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2分)

            • 5.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一届人大全面拨乱反正,制定国家的根本大法
              B.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 6. “文革”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    )
              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C.要防止个人崇拜
              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
            • 7. 30. 下图是某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宣传单,据此推断此宣传单最有可能出现于

              (图注:毛主席语录下为外语喊话教材,用中文分别音译了英语、俄语的一些常用语,如缴枪不杀、出来、我们宽待俘虏、不要动、举起手来、跟我们走等)
              A.解放战争时期
              B.建国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8.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可能出现于新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时期(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21世纪初期
            • 9.

              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例如:向小康、王建国、周跃进、李文革等。如果这四人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那么居第三位的最有可能是( )

              A.向小康
              B.王建国
              C.周跃进
              D.李文革
            • 10.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最重要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刘少奇

              (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它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

              (2)根据材料二,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材料三是“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批斗时说的一番话,读了它,你有何感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