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阅读下列照片,回答相关问题(13分)

              请回答:

              (1)图①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

              (2)图②的发言是在哪次会议上?(1分)指出图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2分)简要说明此次会议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2分)

              (3)图③乔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1分)图④所反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4)以上照片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2分)有何感想?(1分)

               

            • 2.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个相当重要的标志。做出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A.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
            • 3.

              西方曾有报刊称:“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此次“印度支那会议”

              A.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B.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D.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4.

              读图。导致1956年和1965年出  现中外建交热潮的原因有

              ①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②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③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

              ④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5.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他在延安时期的老朋友、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再次会见斯诺时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这表明

              A.中国释放出改善中美关系的愿望
              B.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赖美国支持
              C.处理中美关系的关键在中国
              D.中国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灵活态度
            • 6.

              下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一”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A.甲是英国、乙是中国、丙是法国
              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美国
              C.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 7.

              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大阵营对立,被迫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倒向社会主义阵营);1953年—1954年,在与资本主义的印度等国处理外交关系时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表明

              A.新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B.受到中印关系正常化的推动
              C.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影响到外交政策
              D.新中国外交方针进行了调整
            • 8.

              (24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阅读讲话片段,回答问题。

              片段一   50年前,……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在中法之间同时也在中国同西方世界之间打开了相互认知和交往的大门。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法建交的政治背景及对中国的影响。(6分)

              片段二   50年来,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加500多倍;人员往来从无到有,已经

              接近每年200万人次;有5万法国人正在学习汉语,学习法语的中国人数达到10万。

              (2)片段二运用了数据说明方法。这些数据反映出哪些信息?(4分)

              片段三   中国和法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进入近现代,两国都经历了民族苦难、战火洗礼和对发展模式的艰辛探索,走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罡。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诸子百家学说中具有世界性文化意义的内容。(4分)伏尔泰等法国思想家们为人类提供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4分)

              (4)以史实说明片段三中所说近现代史上中法两国的相似经历。(6分)

               

            • 9.

              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会议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这里的“同”不包括

              A.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同
              B.大多国家遭受过殖民侵略
              C.面临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
              D.都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 10.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