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国际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的是           (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国际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不结盟运动会议
            • 2.

              对日内瓦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周恩来在会议上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

              ②周恩来提出“求同求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③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望

              ④周恩来阐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 3.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

              纪念文章的标题或主旨

              纪念抗战胜利十周年

              《人民日报》刊登了 专栏文章,《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强调打败日本主要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的功劳。

              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

              《人民日报》刊发纪念文章:《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文章对苏联的出兵和援助只字未提。

              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

              《人民日报》在《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一文中表述:“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

              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

              《人民日报》刊发了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放到了一起同时纪念。

              (1)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和前一时期的文章相比,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

              (2)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与表中的前两个时期的文章相比,更突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10分)

              (3)五十周年的纪念讲话,又增加了什么新视角?结合上述材料内容,请你较为全面、客观的表述抗日战争的性质。(5分)

              (4)上述材料说明,在研究、评价历史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 4.

              20世纪70年代大批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或提升外交关系。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中日建交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
            • 5.

              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菲律宾外长罗慕洛说:“周恩来是我去的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该会议(  )

              A.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
              B.推动了印度支那的和平恢复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解决了与亚非国家之间的矛盾
            • 6.

              1955年印尼苏加诺总统在万隆会议开幕式上说“各民族、各国从几个世纪的沉睡中醒来了。用战火燃烧地球的白人旧世界正在垂死挣扎;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正在崛起,这个世界将消灭冷战,建立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因为所有伟大的宗教在宽容的教义上是一致的。有色种族将建立新的道德标准。”从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是(  )

              A.白人主导的国际旧秩序已不复存在
              B.亚非独立国家成为国际新兴力量
              C.有色人种将统治新世界
              D.冷战马上就被终结
            • 7.

              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求同存异
            • 8.

              1954年4月25日,在关于周恩来和中国代表团的报道中,西方媒体上出现了这样一些语句:“一个年轻的红色外交家率领了一批更为年轻的红色外交家……”周恩来和中国代表团出席的这次国际会议和平解决了

                A.亚非国家独立问题  B.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朝鲜问题  D.台湾问题

               

            • 9.

              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  B.“求同存异”外交方针的提出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

               

            • 10.

              乔治·沃克·布什曾说,为了对付许多意想不到的威胁,美国必须“做好必要时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捍卫我们的自由和保护我们的生命的准备”。材料中布什的“先发制人论”与下列外交原则或政策相违背的是

                A.平等互利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不结盟政策    D.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