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X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l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l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l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l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l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 2.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就美国方面来讲,其主要原因是 
              A.要放弃敌视中国的决策         
              B.要改善中美关系
              C.尼克松总统的个人愿望        
              D.全球战略调整的需要
            • 3.

              下列外交活动与周恩来无关的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见证中美建交
            • 4.

              中国外交的成长,不断推动着中国与世界更加深入地相互影响。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重大成就是

              A.中日建交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美建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5.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收集万隆会议的有关材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收集毛泽东访问苏联的有关材料
              C.中国首次展现世界五大国地位——收集日内瓦会议的有关材料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 6. 在亚太地区影响最大的是中美苏(俄)日之间的关系。下表是20世纪50—90年代四国关系的主要变化,反映了( )

              A.美日的根本利益完全趋向一致
              B.多极格局的形成取代了两极格局
              C.中美力量决定亚太局势的走向
              D.国家实力消长影响国际关系发展
            • 7.

              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对新中国的外交干涉
              B.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美中两国间无任何的共同利益
              D.美国对华敌视和遏制政策
            • 8.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多极化格局出现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
            0/40

            进入组卷